返回

第三百二十七章:风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百二十七章:风雪 (第3/3页)

疮,搅得天翻地覆。

    此时的汝州府内早已经是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景象,所有的城池皆是城门紧闭,处处草木皆兵。

    陈望转动目光,从偃师一路向下,转移到了汝州府内。

    汝州府内四面黑旗呈相连之势,互为依靠,就横戈在他们北上洛阳的必经之路。

    「万贼军西路军的虚实如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兵凶战危,最忌轻敌。

    陈望并没有因为万民军是新起的农民军便小觑了他们。

    眼下陈望的家底还是薄弱,往河南府是为了逃出樊笼,大展拳脚,而并非是真的前来平叛。

    「盘踞的汝州的万贼军贼寇共有四营五万人,主将为瓦罐子,是河南民变一名寇首,李岩未起之前,为河南诸贼之首,麾下兵马强壮,拥兵万众,附从数万。」

    「去岁数次进剿,都未能将其剿灭。」

    「综合汝州方面、还有监察所的回报,汝州群贼马队约有七千人,余众皆是步卒。」

    「步卒之中几乎少有披甲,马队无甲者占半数,军力并不强盛,只是仰仗人多声势得以纵横汝州府境。」

    陈望双手撑在沙盘的边缘,目光缓缓的从汝州境内的群山之上缓缓扫视而过。

    按照汇总而来的情报,只要防备伏击,汝州的群贼根本就是毫不为俱,根本对于他们起不到任何的威胁。

    陈望抬起了头,看向胡知义,问道。

    「偃师离洛阳不过一百余里,算算时日,今天应该就是万贼军兵临洛阳城下之时。」

    胡知义点了点头,回答道。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今天确实就是万贼军兵临洛阳之时。」

    「洛阳……」

    陈望双目微凝,心念转动,往昔的记忆在这一刻犹如画卷一般,在他的脑海之中缓缓展开。

    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车轮,之前发生的事情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所作用的力却已经是驱使在了车轮之上。

    车轮还是会继续向前滚动直至惯性最后消失。

    即将到来的洛阳攻防战的时间,虽然比起历史上要提前了许多。

    围攻洛阳的首领也从李自成变成了李岩,很多的事情都已经面目全

    非。

    但是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

    洛阳的攻防战到底走向何方,一切都是未知。

    「开封、汝州两府的兵马都已经全面回缩,所有的关隘要道基本都被万贼军所控制。」

    从鲁山到洛阳,一路关隘众多。

    就算是想要北上驰援洛阳,必然遭遇沿途万民军的疯狂阻拦,行军速度不可能快得起来。

    前往洛阳,只怕是再如何的迅捷,也要等到一个月之后,这还是在粮草供应充足的情况之下。

    胡知义没有明言,但是在场众人都能够听得出来他话中的潜在意思。

    洛阳已成孤地,陷入重围之中。

    「福王……」

    陈望身躯向前再度倾斜了一些,低声呢喃。

    他的思绪正在飞速的转动。

    如果洛阳城真的失陷,福王陷于贼手。

    对于他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少的影响。

    从接到杨嗣昌的调令南下阻截罗汝才,再到奉命北上,他并没有耽误任何的时间,很快便领兵北上驰援河南。

    路上之所以耽误行军,主要还是因为周围府州粮草供应的问题。

    但是对于杨嗣昌来说,亲藩失陷无疑是极为沉重的打击,必定将会遭到朝廷的问责,还有崇祯的质疑。

    杨嗣昌是六省总理,负责南国的督剿诸事。

    河南局势的失控,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杨嗣昌都难辞其咎。

    历史上南国局势彻底失控的标志,正是杨嗣昌的去任身死……

    陈望缓缓的抬起头来,看向远方连绵的群山。

    连绵的天灾、流寇的坐大、武将的离心,已经在南国初现端倪。

    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是到了崇祯十三年的三月。

    这个时间,陈望记得十分的清楚。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大明北国。

    一场大战正在蓄势待发。

    北国的风雪即将席卷向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