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二章 赵佶头上的又一道绿光(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二章 赵佶头上的又一道绿光(求月票!) (第3/3页)



    有人大声骂李邦彦:「汝乃浪子,安能做宰相?!」;

    还有人拖下鞋,用鞋去打李邦彦;

    甚至有人拾起地上的瓦砾,去打李邦彦。

    幸亏李邦彦机灵,见势不好,李邦彦仗着身体灵活、速度快,扭头就跑进了皇宫之中。

    这才能侥幸捡回来一命。

    与李邦彦相比,内侍朱拱之就惨多了,他只因为去找种师道拖拖拉拉的(民众认为的),就被太学生和民众给拽下马,然后被活剐,割肉离骨,断其肢体。

    后来,有闹事的人散布谣言,说赵桓有诏令:「杀内臣者无罪。」

    结果,疯狂的人们见到内侍便殴打,竟然有十几名内侍被活活打死,他们的肝脏还被暴民们给挖出来,挂在竹竿顶端。

    这些暴徒一边炫耀着这些肝脏、一边对遇到的人说:「此逆贼也!」

    赵桓得知了这些事以后,先是派内侍去安抚民众,然后又派吴敏出去跟民众说:「种师道用兵未利,朝廷不得已罢之。俟乾军稍退,令复职。」

    可民众不干,非让赵桓立即给种师道复职。

    这些人还去登闻鼓院抢了登闻鼓,将之抬到了东华门,勐烈击鼓,震天动地,声彻九重。

    后来,由于锤鼓的人太多也太用力了,竟然将登闻鼓都给锤碎了。

    很显然,一场爱国***,就这样逐渐演变成了一场血腥暴乱,有些人在这样的氛围下情绪失控,有些人在这样的氛围下丧失了理性,有些人则是趁机作乱,这些人变得越来越疯狂。

    赵桓怕事态失控,使得这群暴民冲入皇宫,派赵构带着宫廷侍卫前来控制局面。

    因此,赵构得以见识到了暴民的可怕。

    这给赵构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让赵构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相信民众。

    再说李邦彦。

    为了躲避太学生和民众的追打,李邦彦跑进了皇宫之中,然后躲藏在内西角楼以西的启圣院

    里瑟瑟发抖,久久不敢出来。

    直到后来,李邦彦听说太学生和民众已经散去,李邦彦才敢走出启圣院。

    李邦彦越想越是后怕,也越想越生气。

    所以,李邦彦来到了福宁殿,然后对赵桓说:「陈东等太学生以布衣胁天子,又多造杀戮,不杀不足以正皇权!」

    对于陈东等挑起***的太学生,李邦彦可谓恨之入骨,因此,李邦彦很想借赵桓之手除掉这些差点没杀死他还疯狂拥戴主战派的太学生。

    尽管发生了让赵桓也后怕不已的暴乱,但赵桓还记得他们赵宋王朝刑不上大夫的宗旨,而且赵桓心里有数知道他还是这场暴乱的元凶,所以他不同意屠杀太学生。

    赵桓的决定让李邦彦很失望。

    李邦彦知道,赵桓怕了这些太学生和暴民,肯定会让他们好不容易才打败的主战派重新掌权。

    再加上,这么一搞,李邦彦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

    李邦彦没办法,只能向赵桓请求致仕。

    不想,赵桓却不同意李邦彦致仕,只批准李邦彦辞去宰相的职务,让李邦彦去担任观文殿大学士、太一宫使。

    ——赵桓是迫于太学生和民众的压力,才不得不让种师道等主战派复职,但这并不意味着赵桓敢再跟李存开战,恰恰相反,已经被李存给打破了胆又见识到了暴民可怕的赵桓,决定答应李存的勒索,继续向李存交付战争赔款,以议和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

    对此,尽管赵桓没有明说,但李邦彦还是心领神会了。

    这天夜里,忽然又有一群人闹事,他们冲入不少内侍的家,烧杀抢掠。

    赵桓获悉后,赶紧让种师道等主战派复职。

    种师道一复职了之后,立即就向赵桓请旨,诛杀所有胆敢闹事的暴徒。

    在种师道的雷霆手段之下,大量的暴徒被诛杀。

    此事才得以平息。

    不久之后,赵桓又开始命人缴纳战争赔款了。

    为了能够尽早打发走乾军,也是因为李存索要得战争赔款实在是太多了,赵桓只能打开封椿库,开始用封椿库中的财物交割战争赔款。

    由于封椿库中有赵宋王朝近二百年的积累。

    又由于赵桓君臣这次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快点将这战争赔款交齐。

    所以,各种金银绢帛,珍惜物品,成车成车的往城外运,又成船成船的运往应天府……

    ……

    ……

    求月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