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七章 公开暴毙,血清与黑潮(7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六百零七章 公开暴毙,血清与黑潮(7K) (第2/3页)

镜头前龙化的恐怖过程。

    混乱之中,《朝日新闻》的资深记者田中良一挤到最前排,他的专业素养让他在极度的震惊中仍不忘按下快门。

    通过长焦镜头,他看到了首~相颈部正在蔓延的青灰色鳞片,以及从西装袖口露出的、已经完全龙化的右手——那不再是人类的手掌,而是覆盖着坚硬角质层的利爪。

    “这是……鳞化病?”田中低声自语,想起了三天前外务省内部通报的危地马拉疫情。

    救护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但所有人都知道,已经没有必要了。

    首~相的身体停止了抽搐,以一种诡异的、如同爬行动物般的姿态僵直在地板上。他的眼睛仍然睁着,瞳孔已经变成了金色的竖瞳,在摄影棚的强光下反射着冷血动物特有的光泽。

    现场一片死寂,只有摄像机仍在无声运转。

    ……

    同一时间,内华达州,51区地下七层生物安全实验室。

    威尔逊博士透过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观察窗,注视着隔离舱内的“样本7号”。

    这个曾经是墨西~哥移民工人的平凡男子,现在黄金瞳怒目圆睁,散发出阵阵精神威压,可四肢却被高分子聚合物束缚带固定在特制病床上。

    “血清提取进度如何?”威尔逊问道,他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入隔离舱。

    “第七批次已完成离心分离,”穿着正压防护服的技术员回答,“纳米过滤后病毒颗粒浓度降低了99.9%,保留了全部活性蛋白。”

    实验室另一侧的冷藏柜里,整齐排列着数十支淡金色液体。每支试管上都贴有“银翼-7”的标签和条形码。这些血清样本将被送往五角~大楼指定的几个秘密医疗中心,用于“特殊项目”的人体试验。

    ……

    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地下七层,同等规格的生物安全等级4实验室。

    伊丽莎白·吴博士透过防护面罩观察着培养皿的样本。

    离心机刚刚分离出的淡金色液体在LED灯下泛着诡异的珍珠光泽,电子显微镜下,无数长达15微米的巨型病毒像一条条迷你羽蛇,鞭毛般的尾部不断摆动。

    “最新的锥虫提取液测试结果。”实验室AI的合成音在无菌室内回荡,“实验组猕猴的端粒酶活性提升300%,肌肉密度增加47%,神经元传导速度提升62%。对照组未出现异常。”

    吴博士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调出昨天深夜拍摄的对比影像。画面中,注射了锥虫提取液的老年猕猴不仅毛发重新变得浓密,甚至在力量测试中扯断了特制合金打造的笼栏。

    “这简直是……完美的进化药。”她喃喃自语。

    防爆电梯的门滑开,穿着陆~军制服的三星中将詹姆斯·沃伦大步走来,身后跟着五名全副武装的生化兵。中将的视线直接越过层层安全协议,钉在中央控制台的显示器上。

    “总~统需要明确答案,博士。这些‘小玩意儿’到底是生化武器还是上帝的礼物?”

    吴博士调出另一组数据流,三维投影中旋转着放大百万倍的锥虫结构。那些螺旋体表面覆盖着精密到令人窒息的几何纹路,与其说是微生物,不如说是某种纳米级机械装置。

    “两者都是,也都不是。”

    她指向一段正在自我复制的DNA链,“让我们从基础科学开始。羽蛇锥虫是一种颠覆现有分类学的存在,它是自2003年以来的Mimivirus(模仿病毒)后,被确认发现的第二种巨型病毒。”

    中将挥了挥手:“巨型病毒是什么?大块头的病毒?”

    “没有那么简单。”

    吴博士继续介绍:“巨型病毒的起源非常古老,自我复制模式极为复杂,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奥秘,在此之前,大部分已知病毒的直径一般为10~500纳米,可巨型病毒彻底打破了这个界限。”

    “它们甚至超出了某些细菌的体积,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被直接观察到,但没有核糖体等基本细胞器,也不能独立繁殖。”

    “实际上,羽蛇锥虫几乎有着典型螺旋菌的大小与长度,而常见的球菌通常为0.5~1微米……”

    图像放大,显示出锥虫表面复杂的鳞状纹路,以及一个个优雅精美、互相拼接的正二十面体。

    “最令人困惑的是它的遗传物质。”

    吴博士点开移除了模拟病毒的衣壳,“我们发现了至少四十种不同生物的DNA片段,包括人类、多种爬行动物、某些已经灭绝的恐龙类群,以及……一些无法识别的序列。”

    “拥有超过3000万碱基对和几万个编码基因的它,前者是典型病毒如HIV的数千倍,后者的复杂度则不亚于人类本身……其中,却只有3%左右与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同源,其他97%都是洪荒般的存在。”

    “我记得……人类有30亿碱基对,比这个羽蛇锥虫多出百倍,可两者的基因组数量竟然相当?利用率也太高了吧!”

    中将语气惊讶,看来也是个有学问的人:“生物居然能进化达到如此精妙绝伦的地步?”

    “是的……它若非上帝的礼物,那便是撒旦的饵料,总之与神迹无异。”

    吴博士接过话题:“凭借着不可思议的基因链条,羽蛇锥虫可以大幅改造宿主细胞的功能,将其转化为另一种新的生物。我们称之为‘龙化’过程。”

    “用形象易理解的话来说,锥虫就像是缩小版的精~子,它将宿主细胞视为卵子,钻入其中进行基因的编码互相融合,从而诞生出跨物种的‘混血’生命单元,当这种单元遍布全身各处——”

    “那就代表着‘龙化’已步入晚期阶段。”中将表示理解:“原来是这样发生的变异。”

    吴博士点了点头:“这就是‘鳞化病’的内在机理,绝大多数患者会在感染潜伏期体质飞速提升,出现一系列蜥形纲的特征,增加攻击性,朝着嗜血的‘爬行类’怪物不断转化……”

    “但有趣的是,某些特殊个体——大约1.6%的感染者——始终保持着正常人类形态。”

    中将的眉毛拧成一团:“你是说超级士兵?”

    “我称之为‘进化适配者’。”

    吴博士点了点头,指尖在虚拟屏幕上划过,调出一组新的数据图表:

    “这些进化适配者不仅不会‘龙化’,在病症晚期丧失个人意识,反而能获得超乎常人的体能和智力提升。他们的DNA与羽蛇锥虫之间存在着某种未知的和谐共生关系,允许他们利用病毒的力量而不受其害。”

    “那……这些人就是我们要找的‘特殊项目’的试验体?”中将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进化者可控吗?是否会有隐藏的缺陷?最后,什么方法能检测出人群中的‘进化适配者’?”

    “……都尚未得到可靠的结果,时间毕竟太短,只研究了一个多月。”吴博士的手指在键盘上停滞了一瞬,实验室的蓝光在她防护面罩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但我们已经发现了关键线索——”她调出一段脑部扫描影像,“进化适配者的前额叶皮层会出现特殊的神经突触重组,这种变化在普通感染者身上完全不存在。”

    “至于‘失控’的可能性……我这边的监测结果是,每个进化者和感染者,都会在做梦中目睹‘炽天使降临凡间’,那是一条纯白色的六翼巨龙,和无边无际的金属城市……没有人知道这个梦代表着什么。”

    “听上去像是某种集体潜意识投射。”中将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继续监测这个现象。总统需要在下周前看到可行性报告,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当前局势越发紧张,必须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