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死了张屠夫,咱们照样不吃浑毛猪 (第2/3页)
“日报日报,东京日报,新皇登基,下旨加开恩科啦!”
“日报日报,东京日报,新皇允诺,恩科取六千进士!”
录取六千进士?!
原本喧闹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癴
学子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往年三年一次,最多录取三百多,新皇登基开恩科,录取率会高一些,但也就四五百人。
六千人?
“小经纪,来份日报!”
众学子拿到日报,迅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录取六千进士!
卧槽!
真是六千!
扩大了二十倍!癴
“真录取六千进士!”
“皇恩浩荡!”
“官家万岁!”
“女皇万岁!”
一众学子兴奋万分,对新皇的好感度+100!
有人却泼冷水道,“录取那么多名额,哪里来那么多官位?”
学子甲道,“对啊,六千进士,别考中了进士,到时候让我们等着,就像真宗皇帝那样?”癴
真宗皇帝时期,由于官员过多,因此规定进士第五甲守选,其他四甲仍可免选授官。
学子乙道,“就算一半守选,那也有三千人,可是往常的十倍。而且咱们可是新皇的第一批天子门生,陛下应该不会亏待咱们。”
学子丙道,“那咱们还去请愿吗?”
请个屁愿!
新皇如此上道,还闹腾啥。
走了走了。
当下最重要的....打听清楚这次恩科‘座师’是谁。癴
一千多学子一哄而散,纷纷回家找门路.....
.................
早上锻炼完身体,王立冬来到父母小院,刚坐下齐母就开口询问,“衡儿,官家打算如何处置皇后?”
王立冬道,“这是福康的家事,我没打算插手。”
见自己娘子心情低落,齐父忙转移话题道,“衡儿,皇陵用水泥建,不会有问题吧?这可马虎不得。”
昨日皇帝登基后,就询问了先帝的丧葬事宜。得知伪太子只打算花费一千五百万贯建皇陵,福康公主破口大骂这厮忤逆不孝是个坏种,才这么点银钱,建成后肯定是历代最小的皇陵。
大手一挥,银钱直接翻倍。癴
建造先帝皇陵,可是个大肥差,肥水不流外人田,哪能便宜了外人,王立冬直接让老爹接了这个肥差。
王立冬道,“水泥这东西,只要养护好,几百年都不会有问题。父亲你要不放心,可以去几个海事基地看一下,有几处泡在海水里都有几年了,一点没事。”
齐海点头表示这两天就会抽空去看一下。
王立冬又提了个建议,这次修建皇陵的人员,直接从禁军和厢军中抽调,重新组成建设工程兵团,以后这些人就专门负责修建各种基建工程,正好配合军队的整编。
齐父皱眉道,“按着官家的意思,我昨晚粗略算了下,这次建皇陵的人手起码要三十万。这么多人七个月后可就闲下来了,到时候你准备怎么办?”
976年宋太祖突然驾崩,皇陵仓促开工。永昌陵建好后,太祖灵柩从东京到巩义下葬,到达陵区时距太祖驾崩正好7个月。从此大宋就延续形成了一个规矩:皇帝的皇陵要在皇帝死后七个月内建造完毕。
“父亲是担心这么多人没事可干,会生出事端。”王立冬笑道,“我还觉得这么点人太少了。修完皇陵,我打算把东京城和汴梁的所有街道重新用水泥铺一遍.....单单这项工程,这么点人没个两年时间,肯定完不成不了....”癴
吃好早饭后,王立冬出门来到了皇宫,没想到其他股东已经都到了。和众人打过招呼后,他就准备开启今天的议题时,大殿外走进一人,先帝的贴身大总管,如今新皇的大总管梁大官。
梁大官和昨日像是换了个人,满面红光,如同年轻了二十岁,走到福康公主前,弯腰汇报道,“禀官家。国子监和几大书院的请愿队伍都已经解散了。”
福康公主松了口气,登基第二天要是被士子闹到皇宫,面子可就难看了。
成国公粗着嗓门道,“我就说了,元若这招肯定有用。这些大头巾有奶便是娘,才不管谁做皇帝呢。”
“这些大头巾,嘴上整天仁义道德,实则最是见风使舵....”
一阵调侃,等众人过足了嘴瘾,王立冬让富贵把准备好的材料每人发了一份,“大宋如今已经病入膏肓,国内冗员、冗兵、冗费,而周边几个国家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咬我们一口。
我朝历来重文轻武,导致军队根本没什么战力。连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西夏,都能摁着我们揍!癴
再不做变革,哪天草原骑兵南下,大家可都要成为蛮族的胯下奴了。”
福康公主拿过手册,封面上印着四个苍劲有力的楷字,“四海合约”。
翻开看了半页纸,眉头紧紧皱起,大宋朝廷将改组,成立内阁,设立宰相一名,副宰相6名,全权负责管理大宋日常政事。
这么下来自己这个皇帝不就成了摆设?
虽然早知道自己会是个泥菩萨,可事到临头,还是难免有些不甘心,好歹给她点小事干干吧......
成国公大声囔囔道,“元若,朝廷全交士大夫,那我们还玩个球,你小子到底是哪边的?”
王立冬笑道,“刘二叔,你家的夜壶和茅厕你会刷吗?还是让你家大郎二郎刷?”癴
成国公瞪大眼道,“我一个国公,你让我去刷夜壶?我那几个臭小子虽然没封爵,可好歹也都是将军。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哪家不是小厮丫鬟干的。”
王立冬摊手道,“这就是了,我们一共十个股东,就算加上亲戚也就几千人,大宋那么大,事情多如牛毛,亲力亲为忙的过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