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2章 时间飞逝,电视剧男主角登场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622章 时间飞逝,电视剧男主角登场了 (第2/3页)

是同窗了...”

    如兰瞥了眼墨兰,“四姐姐,你这话可就说的不对了,衡二哥不单单和你,而是和我们一家都是同窗...”拉了拉身旁的明兰:“六妹妹,我说的对不对?”

    mmp,能不能别每次拉上我。

    盛明兰瞧见先生正看向这边,忙道:“先生要上课了,我先回座位了。”

    见小六一熘烟回到了自己座位,如兰有些愤愤,这队友...太不给力了!

    墨兰一甩手中的帕子,也回了自己座位。

    庄学究见如兰还杵着,咳咳两声,

    “上课了。”

    如兰只能怏怏回到了座位,看到不争气的队友明兰,狠狠瞪了她两眼。

    盛明兰傻笑两声。

    ....

    王立冬刚坐下,身后的盛长枫就小声搭起了讪,

    “小公爷,院试难不难?”

    王立冬道,“只要能把四书五经全背下来,大概率就能过了。”

    全背下来?

    盛长枫的脸有些拉胯,单单孟子就有十几万字,几本加起来,起码五六十万字。

    “小公爷,你都背下来了?”

    王立冬点点头。

    盛长枫吃惊道:“小公爷,你全背下来,花了多久?”

    为了不打击这家伙的积极性,王立冬就把时间就往足里说。

    知道花了足足八年后,盛长枫突然觉得小公爷也就比他能吃苦而已。

    “小公爷,府尹大人举办的簪花宴你怎么没去?”

    通过院试之后,秀才们会接到学政的通知,在某个日子所有秀才身穿雀顶蓝袍,在官署大堂集聚,由学政设宴饮酒,举行簪花之礼。

    吃完饭后,学政会亲自领队,一起进学宫明伦堂拜谒孔子。

    明伦堂大成殿前有两个扇形水池,叫作“泮池”,因而学宫也叫“泮宫”。泮池中间有一桥,叫“泮桥”。只有秀才有资格过小桥,入殿对孔子三拜九叩,因而把这仪式称为“入泮”或“游泮”。只有入泮拜过孔子,才真正成为孔子门生、儒家弟子。

    王立冬道:“那天我身体不怎么舒服,所以请了假。”

    这次学政挂了,所以簪花礼就由府尹担任。

    作为来自千年后的‘四有青年’,对‘孔夫子和儒家’可没什么崇拜之心,更不要说去什么三拜九叩了....

    盛长枫道:“原来是生病了啊。”

    王立冬见这家伙的表情有些古怪,好奇道:“怎么?”

    “你不知道?”

    盛长枫小声道:“现在外面都在传你的小话。说你12岁考上了秀才,就骄傲自大了,连府尹大人都不放在眼里。”

    “我又不是‘小三元’,而且名次次次都排末尾,有什么好骄傲自大的,”王立冬道:“想来府尹大人肯定能明察秋毫,不会和那些个小人似的,把我想的那么不堪...”

    盛长枫哪里听不出王立冬话里的意思,立即闭上了嘴。他就是个庶出的,而且盛家最大的官也就是个六品绿袍小官,可没底气和王立冬一样大咧咧的嘲讽一个紫袍二品大员。

    终于清静了。

    听了会庄学究的讲课后,王立冬看了下今天带的书...翻开庄子的‘南华经’.....

    ......

    眨眼间,四年时间一晃而过。

    王立冬从一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一米八五的大帅比。盛家的三个姑娘,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如兰除外。

    这丫头不知道怎么搞的,长大后还没小时候好看,相貌平平,身材也是平平,还好这位的心态一直保持的不错,换个心脏小点的,保准郁闷的自闭。

    “公子。”

    见小公爷半天不说话,不为以为他不满意,忙解释道,“公子,生产线刚建好,工匠们操作起来还不怎么熟练,所以产量低了点....。”

    王立冬收回思绪,掂了掂手中的实心橡胶轮胎,终于点亮了合成橡胶这个科技树,接下来许多设备就能大批量生产了。

    原本他也是想学着其他穿越者一样,搞天然橡胶。斟酌了许久,最后还是放弃了,选择了研发合成橡胶。

    这时候,欧洲人还没发现美洲殖民美洲,所以全球也只有在原产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才能找到橡胶树。

    从大宋到南美,单单距离就超过一万八千多,而且中间横跨大洋,就是千辛万苦达到亚马逊,还得花精力在原始森林找树苗。

    找到后,还得横跨大洋回来。而大宋也就最南边的椰岛才能种植。等育苗长成,差不多就要十来年。整个过程,起码需要十几二十年。

    “前期慢点不要紧,一定要培训到位,否则出了事故,那是要死人的.....记得把家里所有的马车轮胎全换成这种。”

    “好的。”

    等出了橡胶作坊后,王立冬看了下太阳的位置,发现时间还早,“去钢管作坊和火药作坊。”

    半路上,不为看了眼周围,小声道,“公子,现在钢管子的库存已经超过19万支了。还继续生产?”

    王立冬道:“继续,配套的配件记得别拉下,有多少钢管,就生产多少配件。”

    不为说的钢管子,其实就是枪管。四年前王立冬组建了枪管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