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言之有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言之有理 (第2/3页)

   朱瀚轻声一笑,语气中多了一分深意:“谣言背后隐藏着的不仅是阻力,也是转机。你可以趁此机会,让那些原本对朝廷持观望态度的士绅看到你的决心和手腕。化敌为友,从来都是治国的重要一环。”

    朱标闻言,心中一震,连连点头:“皇叔教诲如明灯,受教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开展示活动在通州举行。百姓们挤满了县衙前的广场,纷纷议论着。刘庭松站在高台上,身旁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布告,上面详细列出了清点田亩后的数据对比,以及部分村镇因重新丈量而减少的赋税。

    “各位乡亲!”刘庭松朗声说道,“清点田亩不是为了加税,而是为了查明真相,保护你们的权益。今日,我便将成果向你们公布,请大家亲自评判!”

    台下顿时沸腾起来。一名年长的农夫大声问道:“刘大人,我家那片田地到底怎么算?”

    刘庭松微微一笑,转头示意属下将记录册递上来:“大爷,你家原本记录的田地是三十亩,但经过我们重新丈量,实际面积是三十三亩。这多出来的三亩是你之前未登记的田地,本该纳税的部分,现在不用再多交了。”

    那农夫听罢,眼中满是惊喜:“真的吗?以前官府总是说我们少报田地,可哪里多出来的他们从没说过。这次多亏刘大人,俺心服口服!”

    另一边,一个衣着华丽的士绅也开口道:“刘大人,那咱们这些士绅的田地是不是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公平对待?”

    刘庭松转身望着他,目光坚定:“士绅也是朝廷的子民,清点田亩绝不会因身份不同而区别对待。只要数据属实,朝廷自然会公正处理。”

    士绅闻言,微微点头:“若果真如此,那刘大人这番举措,倒是让我们对朝廷多了一分信心。”

    夜晚,刘庭松在县衙内整理当天的记录。一名士绅悄悄前来,拱手说道:“刘大人,今日的展示让我等看到了朝廷的诚意。以后若有需要,还望大人多多指教。”

    刘庭松起身回礼,语气中满是诚恳:“周老爷,朝廷的每一项举措,都是为了百姓安康。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让通州成为人人称道的地方。”

    士绅点了点头,目中多了一分敬佩。

    夜深,朱瀚的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在朱瀚冷峻的面庞上。他手中正翻阅一份最新的密信,这是通州传来的关于清点田亩的详细汇报。每一行字,他都仔细琢磨,目光深邃。

    随侍张衡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低声问道:“王爷,通州的刘庭松似乎处理得颇为得当,士绅已逐渐站在太子一边。接下来我们是否要进一步推动此事?”

    朱瀚放下手中的文书,轻轻摩挲着信纸的边缘,语气淡然却透着深意:“庭松这一步棋走得不错,但还不够。他解决的只是局部问题,而我要的是全局。既然他能在通州打开局面,我们便要以此为契机,让太子的威望传播得更远。”

    张衡顿时露出一丝疑惑:“王爷的意思是……将通州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

    朱瀚微微一笑,抬眸看向他:“不仅仅是推广,还要让那些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人,亲眼看到成效。百姓的信任最难得,我们需要的是以点带面,用事实证明,太子是他们可以依赖的未来。”

    张衡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安排人手,将通州的具体操作方式整理成册,分发到各地。”

    朱瀚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此事不急。现在的问题是,四弟不会善罢甘休,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搅乱局势。我们必须提前预判他的动向。”

    与此同时,燕王府。朱棣端坐在主位,面前放着一卷密报,他面色阴沉,冷冷地扫过下方的幕僚。屋内的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通州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朱棣的声音低沉,带着一股寒意。

    一名幕僚连忙上前,躬身答道:“殿下,属下已经查清楚,刘庭松确实在通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