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你听说了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你听说了吗? (第3/3页)

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对朱瀚说道:“皇叔,终于明白您的用意了。这次的公开说明,不仅化解了四弟的挑拨,还赢得了民心。”

    朱瀚点点头,目光深远:“标儿,这只是开始。四弟不会轻易罢手。”

    朱棣坐在书房内,手中握着一封来自通州的密信,脸色阴沉。烛光摇曳间,他的神情变得更加深沉,目光紧紧盯着信中提到的内容。

    李英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见朱棣久久不语,低声试探道:“殿下,陈清和刘庭松两人不但完成了任务,还让太子的声望更上一层楼。属下是否要进一步施压?”

    朱棣将信件重重放在桌案上,冷声说道:“不必了。陈清和刘庭松不过是两颗棋子,但他们的确不容小觑。本王低估了朱标身边这些人的能力,也高估了地方士绅的顽固程度。”

    李英点头,语气中多了几分忐忑:“殿下,属下愚见,太子殿下这次利用陈清和刘庭松赢得了地方百姓的支持,这可能会让更多的寒门士子拥护他。”

    朱棣冷笑一声:“寒门士子?哼,他们不过是趁着太子的东风暂时得势。真正能影响大局的,还是世家大族和朝堂之上的势力。只要这些人站在我这一边,朱标的支持再多,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李英不解地问道:“那殿下接下来打算如何应对?是否从朝堂中寻求突破?”

    朱棣眼中闪过一抹冷意:“朝堂只是明面上的战场。本王要做的,是在朱标最得意的时候,让他尝到失败的滋味。他不是喜欢公开办事吗?那就让他在百姓面前自己露出破绽。”

    京城太子府内,朱标与朱瀚正对着一幅详细的地图商讨。地图上标注着各地的粮仓分布、田亩记录和士子派遣情况。

    “皇叔,的确从陈清和刘庭松的报告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行动虽成功,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朱标指着地图上一片红色标记的区域,神色郑重,“南郊和通州的事看似顺利,但其实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彻底安定下来。”

    朱瀚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中多了几分考量:“标儿,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朱标沉思片刻,说道:“一是部份士绅虽然口头支持,但心底仍然抱有疑虑;二是许多地方官员对士子的政策执行持观望态度,缺乏实质性的配合;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四弟绝不会善罢甘休。”

    朱瀚点了点头,笑道:“你倒是分析得很透彻。不过,这三点问题也正是你的机会。士绅的疑虑,可以通过利益绑定;地方官员的观望,可以通过明确指令;至于你四弟,他的每一步动作,都是给你锻炼的机会。”

    朱标若有所思:“皇叔的意思是,让在应对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策略?”

    朱瀚微微一笑:“没错。天下是打磨出来的,而不是躲避出来的。你若总是担忧四弟,就会陷入被动。相反,你主动一步,或许能让他措手不及。”

    在一处茶馆里,人头攒动,茶客们三五成群围坐着,低声议论着近日的传言。靠窗的一张桌旁,几名衣着朴素的农夫正聚在一起。

    “老李,你听说了吗?太子殿下要派更多士子下去清点田亩,还要扩大到咱们这边呢!”一个中年汉子放下茶碗,压低了声音。

    坐在他对面的老李是个精明干练的汉子,闻言皱起眉头:“我也听说了。这田亩清点,本来是好事,可你想想,那些官吏和士绅会怎么想?只怕又是咱们这些穷人受苦!”

    旁边一个年轻的伙计插嘴道:“老李哥,你这话怎么讲?我还听说,上次通州和南郊清点田亩,百姓都拍手称快,说士绅隐瞒的地都查出来了呢。”

    “哼,那是因为太子殿下亲自派人盯着。这要是换了其他人下来,咱们能有好果子吃?”老李冷笑一声,“我就怕那些士绅狗急跳墙,先拿咱们这些穷苦人开刀!”

    年轻伙计挠了挠头,显然有些不解:“可如果太子殿下真想为百姓好,咱们是不是该信他一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