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2章 良心发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692章 良心发现 (第2/3页)

点工作。”

    “再有就是刚刚提到的先进零售体系,”高雅琴看向众人介绍道:“中药店不再是照方抓药,而是群众依照医嘱和实际需要自行选购药品,去掉了繁琐环节。”

    “有点西药店的意思了。”

    董文学笑着看了李怀德一眼,说道:“真把中药做成西药一般的方便,相信群众还是会选择中药的。”

    “没错,中药更讲究治标治本,”薛直夫点点头,认同地说道:“如果真的能消化掉外来的先进经验,那中药产业也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除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外,《规划》中将学习国外药妆的先进经验,发展化妆品业务。”

    高雅琴借着玩笑道:“这倒是显得我有点以权谋私了,不过女同志对化妆品的需要确实是迫切紧要的。”

    “呵呵呵——”

    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轻笑声,目光扫过会议桌旁的三位女同志,人到中年哪个不想永葆青春。

    “看来我不支持都不行了,”景玉农也难得地开了句玩笑,这又引起了更大的笑声。

    办公会第一项议程顺利通过,红星厂将组建红星医药公司,正式对百草堂等相关品牌资产进行收购。

    包括药店、仓库、配方、技术、渠道和产地等等。

    其实同兼并十六家工业企业一样,还是要面对资产、财务和人事等问题,不过这对现在的红星厂已经不算是问题了,药企也没有工业企业规模那么大。

    议程一项接着一项,李怀德抓头抓尾,李学武负责中间,两人的配合还是那么的默契。

    薛直夫通报并讨论了联合工业医院的施工进展:

    联合工业医院,也就是红星厂医院与十六家厂医院兼并后联合组建的综合型医院。

    建筑项目排在了联合学校的后面,今年上半年就能完工,全套的医疗设备已经陆陆续续的到港了。

    如果工期顺利,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没有问题,预计在今年的9月份就能开始营业。

    届时联合工业医院将成为京城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床位最多、医生和护士最优秀的综合性医院。

    以目前大学习活动开展过后的医疗现状,再加上红星厂两年多以来疯狂地吸收优秀医务人才,斥巨资从国外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材,这家医院想不强大都不行了。

    联合工业医院将主要服务于预计居住和工作在亮马河工业区的超十万名工人和家属。

    同样不可避免的,医疗资源富集会带来患者的富集,这所医院必然会成为京城乃至是周边地区重点疾病和病患的首选治疗单位。

    薛直夫的议题讨论结束后,高雅琴继续汇报了红星汽车工业的销售情况。

    68年第一季度,通过港城汽车贸易公司和圣塔雅集团经销公司的努力,羚羊、双子座以及彗星摩托车大规模走出了国门,远销东南亚,彻底走红了当地市场。

    其中港城汽车贸易公司的经销规模在港城地区遥遥领先,但在东南亚地区还是较圣塔雅集团逊色了不少。

    主要原因是圣塔雅集团具有优秀的企业供销渠道,通过在工业设备、五金工业、工程机械设备经销渠道积累起来的人脉,这样物美价廉的产品自然不愁卖。

    除外贸市场频传捷报外,内销市场也有了好消息。

    第二期三台金标鸿途订制化客车正式交付给了中办管理处,也标志着红星厂特种车辆的发展走上了正轨。

    特种车辆生产项目除金标鸿途以外,还有救护车、消防车、剑齿虎武装执勤车、9座宏运商务车等等产品。

    随着商场爆炸案的及时处理和告破(目标身份还在调查),在红星厂医院接受紧急治疗的受伤群众陆陆续续或是稳定出院,或是转到了市医院和单位所属医院。

    京城市民政向红星厂划转了医疗救护费用,同时送来了物质奖励,向参与了救援工作的人员送来了奖状和奖金,也就是李学武、韩建昆和周苗苗以及医护人员。

    特别的,京城市将表扬信和表扬名单刊登在了京城日报头版头条,进行了公开表扬和感谢。

    厂里的面子和个人的里子都有了,厂里的里子也来了。

    高雅琴通报了京城市医疗管理局正式将红星厂生产的救护车和消防车纳入了特种设备采购清单中。

    也就是说,京城市医院和消防单位在采购设备和装备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红星厂生产的产品了。

    这份清单中当然不止红星厂,可能进入到这份名单中,就已经证明了红星厂的产品得到了充分的信任。

    高雅琴通报和讨论结束后,谷维洁继续通报。

    为响应上级相关要求,组织处和人事处拟就相关政策面向全国的大专院校发起大专毕业生的招录工作,以支持相关的指示要求。

    其实会议室内的众人都很清楚,从两年前开始,红星厂便偷偷摸摸、千方百计地招揽大学毕业生了。

    不仅仅是大学生,就连老师和教授也招揽,给安排工作和生活,只要能支持红星厂的人才工作建设。

    现在上面给开了口子,还是绝大多数工矿企业和基层无法招工的情况下,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当然了,现在的大学生也真就没有多少。

    65年,也就是高考的最后一年,高中毕业生人数为36万人,高校招生人数为16.4万人。

    16.4万人是全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大专是比大学多的,真正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放在全国真是宝贝。

    红星厂于去年9月份创建了联合工业学校,有了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系统和摇篮。

    但是,三年之内,红星联合工业学校并不具备工业人才输出的条件,也就有了人才建设工作的短缺。

    在会议上大家讨论的重点还是人才和财政的关系,没有人提到优秀毕业生能不能给红星厂带来实际效益。

    这是不用考虑的,自己培养一个大专生,和招录一名大学生,哪个更省钱?

    景玉农重点汇报了今年关于人才招录工作的财务预算,提到了预备金的不足,需要讨论研究。

    李怀德看了眼李学武的方向,后又琢磨了一下,一力拍板,在人才引进和招录工作上不设财务上限。

    也就是说,今年的机会难得,红星厂要全力抢人。

    各学科人才、各系统优秀毕业生,只要人有实才,自愿前来,红星厂就要协调学校放人,不要怕花钱。

    刚刚同阿特团伙签署了近2500万元的贸易订单,切实让李怀德看见了科技的含量。

    可以这么说,没有两年前李学武的坚持,他的妥协,红星厂绝对没有如此科技底蕴来建设这些项目。

    大学生进机关、下基层,人才引进的实际价值正在一次次得到证明,他没有理由拒绝这次的机遇。

    联合工业学校、医院、集团机关、分厂机关、分公司机关、科研所、技术部门、生产部门、销售业务、国际事业部等等单位,都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

    单拿国际事业部的发展来说,红星厂不可能每年都等着旅行团的主动到来,国际事业部必须尽快建立起来,走出去,将联合工业的产品以更优秀的价格和渠道推广到全世界。

    技术和产品封锁从来都是自己心里的一把锁,对于红星厂来说,这些从来都不是限制。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程开元通报了从法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和设备已经到达营城港码头。

    相应的,红星厂需要尽快投建新的万吨级货轮,用以完成补偿贸易的协定。

    此次的万吨散装货轮船名已经敲定了,叫圣歌梅号。

    大家对此没什么意见,只有张劲松嘀咕了一句船名,说法国人怎么老喜欢用圣做名字开头。

    船舶工业发展不止圣歌梅号要建造,钢城东风船务从东方时代银行贷款,委托营城造船厂制造三艘一万五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船,总费用超过了450万元。

    程开元特别提到了,东风船务并不具备大型船舶运营的能力,应该是代港城顺风远洋船务订购的货船。

    之所以是集装箱货船,而不是散装货船,主要原因是配合红星厂在营城建设新港区的目标,同时兼顾津沽港码头和港城太子港集装箱码头的业务往来。

    三艘一万五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船,未来将游走于三个港区之间的货物和贸易往来。

    同时他也提到了,圣塔雅集团的办事效率相当可以,特别在来函中提到了,三个月后货船如果能够交付,那圣塔雅集团在框架协议中答应给红星厂的猎鹰20公务机也能在三个月完成交付工作。

    老李对公务机并不是很感兴趣,他就是想上天看看云彩是不是白的。

    就程开元的工作通报,他特别询问了与圣塔雅集团的谈判工作进展,这方面工作是高雅琴在负责。

    高雅琴给出的回复是,新的框架协议没有问题,具体的业务谈判还在有序进行当中,由于对方换了副总裁,谈判代表是从东南亚临时抽调来的,双方在某些细节上还有待沟通和解决,预计两个月内完成合同谈判。

    这一次商务谈判完全没有用到厂领导亲自下场,更是将谈判地点放在了津门新组建的国际事业部。

    高雅琴这几天也是忙的很,来回跑。

    她在谈判进展的汇报中提到了阿特团队的采购协议已经完成了签约,保证金在第一时间打到了红星厂在港城东方时代银行的保证金担保账户上。

    合同签完了,保证金到账了,相应的订单便开始生产和发货了,阿特人还在京城,货已经装船了。

    对于红星厂的工作效率,阿特等人那是相当的满意,在外事部人员的陪同下,开始了真正的休闲娱乐。

    除阿特团队的采购协议、圣塔雅集团的框架协议外,吉利星船舶也顺利地签署了新的技术引进协议。

    主要包括一系列游艇级和小型货船、渔船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也是对双方代工生产协议的补充。

    营城船舶发展的太快了,技术引进多渠道进行,吉利星船舶的合作优势愈加削弱,再这样下去,吉利星船舶就无法在营城船舶获取到优势采购价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