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58完善北进之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358完善北进之策 (第2/3页)

    “给沿线军堡发出消息,命他们派出哨探外出寻找,一旦发现及时回报。

    军令直接送到永宁去,就算半途不能找到他们,他们终归还是要从那里入关的。”

    魏广德说道。

    兵部给各地的命令都已经发出,魏广德就打算起身回去了。

    他已经把辽东和奴儿干都司的地图都看过了,确实和他以为的情况不同。

    当初永乐时可以在黑龙江坐船直接到达奴儿干城,而现在大明收缩的太厉害,已经退出了松花江流域,确实很有些难度。

    “奴儿干之事,你该早些和我说的。”

    魏广德不免埋怨谭纶一句。

    “辽东兵马不足,就增调人马过去,花上两年时间,逐渐把军堡恢复到永乐时期也不是不可以。”

    魏广德继续说道。

    “其实是戚元敬给我写了信,说能想办法先把人先送过去。

    实际上他已经在着手调查怀德附近原来的军堡,打算修缮一下重新驻军。

    特别是安东,原本就是辽东到奴儿干的重要枢纽,那里不仅造船,还囤积奴儿干都司大部分辎重补给,都是辽东都司走陆路直接运过去的。”

    谭纶低声答道。

    “是否可以挖河道直接沟通辽河和松花江,这样水运可以直接送过去?

    我看地图,似乎两地河道最近处也不过数十里,要不要让工部过去看看,开挖松辽运河?”

    魏广德这会儿提议道。

    现在魏广德已经深深体会到,大明要走出去,没有工部真不行。

    从陆地向外扩张,单靠人扛马拉运力终究有限,毕竟充分利用水运。

    就算是通过海洋向外扩张,也需要工部能督造出更大的战船。

    好吧,似乎现在应该叫战舰了。

    随着炮船的出现,大明已经开始有了专门的作战舰船,这类战船其实已经可以叫做战舰了。

    “辽东人口本就不多,一年能够开挖河道的时间也短,开凿运河难度很大。”

    谭纶挑眉说道,“何况,虽然那里于松花江和辽河,但到底能不能开挖,开通后能否通船也是未定,还真得叫工部的人过去看过以后才能定下来。

    只不过朝廷现在已经在开砸迦运河,还有能力在辽东开挖新的运河吗?

    那里挖新河的话,怕是要从关中运送役夫过去,代价实在太大了。”

    “我现在有些理解宣德时期朝廷放弃奴儿干了。”

    魏广德看着地图上沿松花江和黑龙江密密麻麻布置的卫所和军堡,单靠安东陆运,补充这么多物资到奴儿干,真的代价有些大。

    不过那时候正是明初,正是国力强盛之时,确实能勉强维持,但终究难以持久。

    “向北扩张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奔着长治去的。”

    魏广德忽然严肃对谭纶说道,“此地今若不被我占,来日势必吸引别的势力霸占此地。

    都说那地方苦寒,可听说漠北向西千里,依旧存在诸多汗国。

    来日若他们东进,抵达那里,我大明该如何做?”

    魏广德的问话让谭纶感觉很是莫名其妙,就奴儿干那鸟不拉屎的的地方,谭纶是真不觉得有什么好争的。

    朝廷本就已经放弃了那里,何况又不是本朝做出的决定,只要佯装不知就行了。

    别人要那就要去就是了,又不是从朝廷手里抢夺土地。

    大明不会放弃一块土地,那是自己要坚守的地方。

    朝廷弃之不用之地,争回来又有什么意思?

    不过谭纶当然不会这么说,他算是看出来了,别看魏广德平时似乎有些无欲无求的样子,特别是在朝堂争斗上,他就极不喜欢与高拱、张居正斗来斗去。

    但是说道大明周边领土扩展,似乎有出人意料的执拗。

    “如果非长期经营北地,那这松辽运河就必须建。

    由海路走辽河,过运河最后把物资送到奴儿干去。”

    不和魏广德争这块荒地要来做什么,那就想办法实际解决问题。

    正这时,大堂外一道人影走了进来。

    魏广德往那边看了眼,随即眉头一皱。

    进来的人是张吉,想来有事要告诉他。

    魏广德走过去,张吉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又在魏广德耳边小声耳语几句,随即魏广德点点头。

    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