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锦西 (第2/3页)
可以提供不少草原上稀缺的物资,包括铁器、盐、茶叶等,都是朝廷管制的商品。
当然,这些东西其实多是锦衣卫默许下进行的交易,商会赚钱,锦衣卫保驾护航。
至于目的,那些商会里就算有聪明人,也绝对不敢想太多。
现在的锦衣卫可不是原本历史上的锦衣卫,收起鳞爪,而是在魏广德的支持下完全放开了。
当然,就算如此,现在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也是个知道分寸的人,魏广德并不担心他会做什么。
历史上刘守有这个人若不是因为张居正倒台,而他多依附于张,最后名声也不会太坏。
实际上明朝中后期的锦衣卫指挥使大多都会明哲保身,没有皇命都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儿,明初构陷大臣的伎俩其实都很久不做了。
有贵人指使除外。
“那就这样吧,锦衣卫继续密切关注草原的消息,一有消息及时报过来,兵部这边尽快想好该如何行文,把消息给辽东和蓟镇发下去。”
魏广德这才侧头对谭纶说道。
“是,那卑职就先回去了。”
刘守有抱拳说道。
“嗯。”
魏广德对他微微点头,刘守有这才缓缓退出大堂,回北镇抚司去了。
“对了。”
而在谭纶点头的时候,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又对魏广德说道:“善贷,还有个事儿我觉得还是先和你说一声为好。”
“你说。”
魏广德现下心情不错,收回视线,脸上浮现着笑意答道。
“是元敬那边的事儿,关于你计划派兵恢复常驻奴儿干城的事儿。”
谭纶低声说道。
魏广德微微点头,并不插话,等待谭纶下文。
“这次辽西爆发战事,是有可能影响北上计划的。”
谭纶依旧低声说道。
魏广德闻言倒是一愣,问道:“为何?船不够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现下辽东精锐尽出辽西走廊,安乐洲附近兵力有限,眼看着那边就要大雪漫天,如何调集足够人手拉船入土河?”
谭纶看了眼魏广德直言道。
魏广德听到“拉船”两个字,当时就是一愣,急忙说道:“请子理兄分说清楚。”
谭纶听到这话,只好说道:“善贷应该是看到国初对辽东用兵,船入辽东进黑龙江的话就以为可以直接调船进入那里吧?”
“嗯。”
魏广德当即点头。
“实际上,辽东河系和黑龙江并不连通。”
谭纶继续说道。
“啊?”
魏广德闻言大吃一惊,这点他是没想到的,急忙追问道:“那国初如何调船入辽东进奴儿干?”
“从辽河或者鸭绿江行自至上游,利用冬季地面结冰拉船过数十里进入松花江或者图们江,再入黑龙江。
因为耗费颇大,所以永乐时曾考虑在安东建船厂,也建造了大船,但是早已经荒废多年。
现在重启,按辽东所报,船只尽入辽河出边墙到怀德附近停靠,冬季时调集人马拉船到东河,从高那里下水,走土河进松花江,最后进入黑龙江。
不过如此一来,就需要辽东调集大量民夫和卫所士卒出力。
可是眼下土默特寇边,今年怕是就没法把那些船拉到东河去了。”
谭纶缓缓说道。
从曾省吾拿走军报以后,谭纶就在思考这件事儿。
之前戚继光面临的难题他就知道,虽然耗费大些,但只要大明在奴儿干城站稳脚跟,那安东船厂还是可以再次建立起来,以后也不需要这么麻烦的“运船”。
只是没想到,事儿还没做,就被当下的军情给耽搁了,今年很可能没法把船运过去。
魏广德这边也是沉默,他没想到事情这么麻烦。
他一直以为东北那一片水路发达,河流之间应该相连的。
除了冬季冰冻影响航运外,其他应该都很便利才是。
谁知道原来是这样,还要靠陆路运船过去。
关键是,这么凑巧就有黄台吉跑到辽西走廊闹事儿,要是晚上两年屁事儿没有。
“嗯,军情紧急,一切都是以军情为重。”
到这时候,魏广德还能做什么,拖延就拖延吧,不行明年进军奴儿干的计划推迟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