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7.带着老妈打比赛【十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397.带着老妈打比赛【十六】 (第1/3页)

    从好奇到期待,从欣赏到喜爱。

    舞台上的01号选手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收获了一大批来自四号钢琴教室的观众粉。

    擦去手心的汗,她调整呼吸,抬起左手便奏响下一首作品。

    【Mazurkas,Op. 17:No. 4 in A Minor - Chopin】

    “噹噹-”

    最后开始的引子四小节,肖邦标注了轻声地,很弱的,小车也是这么弹得,很弱,弱极了。

    就是在速度上.不能说冒犯,只能说此刻一半以上的评委都觉得挨了一个大嘴巴子。

    诺瓦克也是其中一位。

    年轻的毛哥刚给01号选手打完成绩,结果上来就挨了一下子。

    倒是坐在诺瓦克前面的亚历克斯,这位波兰老爷子好像是点了点头。

    当音乐中的右手形象出来的第一个瞬间,诺瓦克似是回味过来一点什么。

    短短五秒的功夫,他就被连着打了两次脸。

    -

    随着琴声再一次响起,公屏上,信息滚动的速度也随之慢了下来。

    回到比赛,即使是之前一次都没有听过这首曲子的观众,也快记住前面的调调了。

    因为这首玛祖卡是官方指定的必演曲目,已经结束比赛的八位选手,每一位选手都演奏过了。

    而对于一些专业人士而言,他们则是希望小车能在这首曲子给大家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这些专业人士中就包括老汤。

    老汤不是吐槽,只是单纯地在内心表达-他的真实感受。

    套用刚才公屏上某位朋友的发言:这哪是听了八种处理的玛祖卡,分明是一种处理的玛祖卡听了八遍。

    老汤也是这种感觉,已经出场的选手,包括孙文君与何家明也是,在玛祖卡的处理上显得过于保守。

    对此老汤倒也能理解。

    这是一种正常的比赛策略。

    如果把这场比赛比喻成一次艺考,那么这首玛祖卡就相当于艺考里的乐理考试。

    什么意思呢?只要参加音乐艺考,就必须得参加乐理考试。

    而每一位艺考生拿到的乐理考卷都是一样的。

    它不像考专业,你可以黑键练习曲,我可以选革命练习曲,他可以选冬风练习曲。

    乐理考试没得选,就是这张卷子,一模一样的题,大家一起做。

    就像这首a小调玛祖卡,每一位选手都要弹。

    而为什么大赛官方指定的音乐体裁是玛祖卡舞曲而不是圆舞曲或夜曲,这里就牵扯到了国家之间的文化形象建立与输出问题。

    因为玛祖卡在波兰的地位约等于京剧在华国的地位。

    就算法国人再怎么宣传肖邦的半法血统,也改变不了巴黎疯马秀在法国的地位。

    所以想来华沙参加全球总决赛,无论你是哪个国家的小天才,你都必须得演奏一首指定的玛祖卡舞曲。

    其实这有点难为人了。

    这又怎么说?

    说夜曲不适合孩子弹,也只是从对音乐情感理解的角度来说,并不是说孩子一定弹不了夜曲。

    而这个玛祖卡就厉害了,别说孩子了,让大人来弹也不好弹,就是你完全理解了这首作品,都很难把它弹好。

    它的难就好比让一个法国人来弹黄河,让一个波兰人来唱京剧。

    它其中的音乐韵律实在是极为随性,让我们外国人难以把控。

    刚才穆欣还在7号选手演奏玛祖卡的时候给众人讲了一件关于她与玛祖卡的“气”事。

    -

    来到维也纳的第二年,一天穆欣的教授,还是学院的一位大教授,俄国人。

    这位老毛子给穆欣布置了一首玛祖卡,还给穆欣示范了一遍。

    一周后,穆欣再次来上课,她发誓她就是按照教授的示范练习的,结果教授听完她的演奏说不对。

    教授又亲自给穆欣示范了一次,穆欣一听就傻眼了,上周教授给她释放的时候根本不是这么弹的啊,她有录音笔的!

    结果她很委婉地向教授表达了她的疑惑,结果教授只是笑笑让她习惯就好,并对她说:我的波兰老师也是这么教我弹玛祖卡的。

    合着这就是玛祖卡呗,随着性子来呗,怎么高兴怎么弹呗?

    -

    穆欣还真说对了,对于波兰人,玛祖卡就是这么个玩意。

    想怎么弹就怎么弹。

    但问题是人家波兰的人血液里就有这个东西,人家再随便弹,万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