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5.带着老妈打比赛【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385.带着老妈打比赛【五】 (第3/3页)

姑娘照样还能走到决赛,所以更是证明了可以不练呗?

    就在这时,海院的家长加入群聊,“国外的教学流派也分好多种,有的老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求也不同,我家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从圣彼得堡回来的,他的教授从他入学就要求他从触键重新开始,练得就是高抬指。”

    这话说得不就客观多了,李安刚准备开口,另一位华院的家长也开口了:“高抬指还是有必要的,下键支撑不稳就得靠高抬指来训练。”

    李安心说这是说到了重点之一。

    然而华院女家长有更好的办法让孩子来练习下键支撑,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李安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还得从一开始的吊臂说起。

    但是按照女家长的练习顺序,真得看孩子的老师水平以及孩子的练习情况,很显然这位女家长的孩子非常有天赋,并且也遇到了牛逼的老师。

    紧接着三位家长又讨论起下键稳的原理在哪,作为一开始的问题发起人,李安已经彻底插不上嘴了。

    直到女家长再次用“经验”否定高抬指的练习效率,李安忍不住了,他必须得给这位女家长上点大餐了。

    待到女家长高谈阔论完毕,李安也没接话,直接自己起了个头。

    “我觉得吧,高抬指这个东西就像是军训里的提正步,他能最直接地检验手指支撑到底稳不稳。”

    李安话音落下,一众家长都望向了他,这个说法有点新鲜啊。

    “我们好比把孩子的两条腿想象成孩子的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教官让孩子把左腿抬起来,悬空绷直,这个时候孩子身子要是会晃,是不是就说明孩子的核心不稳啊。”

    家长们一听一想,便被李安的话带进去了。

    “所以说孩子如果把中指抬起来,整个手掌甚至说整个手臂都跟着出现微微晃动的感觉,是不是说明孩子的无名指支撑不稳啊。”

    李安说着一顿,“这种情况在速度快的时候不容易被察觉,只有保持静止或慢速练习的时候才会出现,有的孩子你听他弹快的东西手指头特别溜,和上了发条似的,但是一旦演奏慢板作品,就会出现控制不好音量,音虚的情况,为什么呢,手的支撑不到家,你们想想咱们三军仪仗队的战士们是怎么练正步的。”

    一众家长沉默了,实在太有画面了。

    “我儿子就这样。”一名没有参与讨论的家长也开了口。

    李安嗐的一声:“我其实也不太懂钢琴。”

    “都是听我外甥女说的,她老师让她用五六种方法练高抬指,单抬啊,连抬啊,低抬啊,高抬啊,保证手掌灵活性的抬啊,带着爆发力的抬啊,还有各种对应的落,听得我都头大。”

    李安说头大,闻言的家长们却不觉得头大,这很清晰啊!

    一家长问:“听您的口音也是北方人吧,你们从哪来啊。”

    李安:“我北方人,我姐和孩子是蓉城来的。”

    又一家长问:“您家孩子是哪个附中的。”

    李安乐:“当地的重点初中。”

    一众家长:

    人问的是这话吗?

    就在这时大厅亮了起来,随着两名工作人员上台,现场也渐渐安静下来。

    持话筒的工作人员一通前摇解说过后,接着直入正题,抽签开始。

    大屏幕上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开始闪烁。

    如果一会光标停在C上,按逆时针顺序,将由姓名首字母为B的选手先登台,若没有,以此类推到A——小车将最后一个登台。

    好巧不巧,五秒后,光标停在了T上。

    接着选手区一声哀号响起。

    孩子到底还是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很难把控住情绪。

    可以理解,谁也不想第一个先上啊。

    纵观各种音乐类比赛,第一个上场的选手大概率与第一名无缘

    可没有办法,必须有人要先上。

    只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哀号的声音并非来自明天第一个要登台的选手,而是第二个。

    随着抽签结束,第一排所有选手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居中坐的长发女孩身上。

    “她就是孙文君。”

    何家明小声提醒一旁的小车,一副大敌当前的模样。

    紧接着用更小声地语气表示:“太好了。”

    小车大概能明白何家明的想法,只是她对这位长发女同学的印象还停留在刚才对方时不时回头看她的样子。

    这位孙同学很厉害吗?她不知道,老师也没有和她讲过什么。

    不过这并不重要,出场顺序已经出来了,她该准备上场了。

    01号车琳!加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