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三章 .年初三 吃盒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 .年初三 吃盒子 (第3/3页)

冻饺子就行了。

    吃完早饭,赵军开始喂家里的“宠物”。

    小黑熊和小黑胖吃稀饭拌剩菜,一盆、一碗放在炕上,大脑袋插盆里、小脑袋插碗里,唏哩呼噜吃的都不抬头。

    赵军怀里抱着小猞猁,拿着切好的狍子肉条往其嘴里送。

    小猞猁似乎不是太想吃,还在怀念那天的油梭子。

    但油梭子是肯定不能喂了,眼看小猞猁不吃,赵军也不惯着,他把小猞猁往炕上一丢,拿起装肉的小碗就去了隔壁李家。

    腊月二十八从山上抓回来的貂,四个就剩俩了。死的那俩,是绝食饿死的。

    野生动物有野性,而且气性大。麻雀、山鸡整到家都不吃食,硬实活活饿死。

    比起这些小东西,大马鹿、狍子还相对好一些,它们体格子在那儿呢,绝食几天没等死呢,就先忍不住嘴了。

    死的那两只貂挺可惜,但毛皮没瞎,也不算亏。活下来这两只,渐渐地接受了现实。

    让赵军感到欣慰的是,那只白化紫貂活了下来。此时一条狍子肉塞进去,白化紫貂一双前爪将其按住,锋利的牙齿快速地撕扯并咀嚼着狍子肉。

    “小玩意儿挺有意思。”李大勇夸了一句,李宝玉笑道:“爸,这小玩意儿是摇钱树啊。”

    “嗯呐!”李如海笑道:“这俩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呐!以后大的生小的,小的生幼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没文化的人,还爱打岔。

    听李如海的话,又往笼子塞条肉的赵军,笑道:“不亏,咋也亏不了啊。”

    赵军此言一出,李家三父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谁都没说话。

    赵军喂完貂就准备回隔壁了,走的时候他招呼李家人一起。

    就在李大勇、李宝玉、李如海和李小巧穿棉袄时,金小梅道:“你们先过去,我给那蒜苗割(gá)了。”

    在李家东屋窗台上,有两个深底的盘子,盘子里是水培蒜苗。

    两个盘子里七八十瓣蒜,能出两把蒜苗。

    赵军家屋里有小动物,所以他家没栽蒜苗。

    而李大勇、李大智、王强、林祥顺、张援民、老太太家都栽了蒜苗,六家人割下来的蒜苗凑在一起那就不少了。

    今天是年初三,按照习俗得吃盒子,取和和美美之意。

    说起盒子,最深入人心的肯定是韭菜盒子。

    可这年头,大棚还没兴起呢,东北这边一到冬天,属实是没啥青菜。就连山下的大商店,也都是看南方过来啥,才能卖啥。

    年前赵军进城买了蒜薹、黄瓜和芹菜,这就挺不错了。

    没有韭菜,这几家就栽蒜苗。水培出来的蒜苗又嫩、又鲜,剁碎了和提前煎好、晾凉的鸡蛋拌馅,调料除了盐什么都不用,烙出的盒子就老鲜了。

    大鱼大肉好,但天天吃,谁也受不了。

    尤其是赵家这帮人,这半年都是大吃大喝过来的,肚子里不缺油水。虽然他们都喜欢吃肉,但吃肉吃几口就够。

    今天吃韭菜盒子,王美兰还给配了八个菜。

    切片的香肠、炸花生米、炸刀鱼、红烧排骨、木耳炒白菜、冰糖萝卜丝、芹菜粉和蒜薹炒肉。

    这些菜,赵军一口没动,一口气干掉了八个跟他手掌那么大的蒜苗盒子。

    ……

    向阳屯解家。

    一家五口围着炕桌吃饭,桌上有鸡、有鱼、有肉,也有盒子。

    解家的盒子是素馅的,这边所谓的素馅,是自家生的绿豆芽加上粉条、煎鸡蛋或炸豆腐。

    刘兰英咬了一口盒子,抬头看向解孙氏道:“妈,这馅还行哈。”

    “嗯呢。”解孙氏点了头、吧嗒下嘴,道:“要整蒜苗鸡蛋的,就更好了。”

    “我没想到啊,妈。”刘兰英道:“是栽点蒜苗就好了。”

    “行啊。”刘兰英话音落下,就听解忠说:“年年不都吃这个么,这不也挺好嘛?”

    “唉。”忽然,解孙氏轻叹口气,道:“我在那头栽那蒜苗,应该能割了。”

    “那你去吧,奶。”解英明看着他奶,道:“你去割回来,咱再包一顿。”

    解孙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