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箫剑吟 第二十五章 一壶浊酒喜相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卷:箫剑吟 第二十五章 一壶浊酒喜相逢 (第2/3页)

大姐夫袁象仪心想:“本人大小也是个官,不屑与草莽之人为伍!”于是放开嗓门道:“存弟,继续把你的经历讲给姐夫们听听!”其声如洪钟,盖过了所有声音。

    符存心想:大姐夫显然没瞧起我的朋友们,但我不能只顺了他的意而寒了朋友们的心,怎么办呢?

    桑南斗见状,霍地起身,杯一举,大声说道:各位亲朋好友,在下有个疑问想讨教一下,今天在场的,要么是少爷的亲人,要么就是少爷的朋友,大家都关心少爷;那现在,我们少爷渐渐长大成人,可前程渺茫,大家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看看谁有高见,望指一条出路?

    大姐夫斜视一眼桑南斗,轻描淡写道:很显然,存弟出路就是去投军嘛,我这次来正有此打算,我在陈州当差,只需简单写个推荐信就办妥了。

    二姐夫钟彪点头赞同,心想:大姐夫打的如意算盘呀!当下饥民爆乱此起彼伏,陈州府到处征兵围剿,而推荐人参军,不仅解决了该人的出路,还能拿一笔赏金,大姐夫真是两全其美呀!

    “大哥,此言差矣!当今唐王朝昏暗无能,苛捐杂税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江山已是风雨飘摇;如今是天下群雄并起,而当下势头正猛的却是由饥民组成的黄巢冲天义军,许多州郡被我们义军攻克,许多贪官污吏成了我们义军的刀下鬼。大哥岂能把存弟往火坑里推哟?我认为存弟跟我一样去谋出路的好!”七姐夫袁象先反驳道。

    姐夫们十之六七在官府当差,少数的投了反唐义军,如七姐夫袁象先却追随舅舅朱温的冲天义军。

    “得,打住!”袁象仪制住了他弟弟,“你就崇拜你舅舅!你再怎么夸耀他是统军一方的大将军,但在世人和官府眼里就是人人喊打的贼和寇!你也不看看今年你们反唐义军首领王仙芝的下场,要像我们爹爹和我的舅舅学习,他们虽是芝麻小官,却是光明正大的谋生存。”

    当官差的都附和着大姐夫,而参加义军的和江湖朋友却不以为然。

    “哼!大哥言下之意,小弟我就是贼寇呗!”袁象先气恼地嘟囔着继续道:不为民请命,什么光明正大的!哼!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终归会告诉我们答案的!

    眼见两兄弟即将闹矛盾,桑南斗打断道:乱世之秋,阴阳不明,乾坤未定,现有的道已经泥泞不堪,看不到未来,而通向光明的道注定崎岖不平,需要千万人去开拓,所以,在座各位,现在无论做何营生,皆可为当世黑马。

    “说得精彩!”梁飞虎鼓掌喝彩,继而拿起酒杯,铿锵有力地说道:各位姐姐和哥哥大老远来到宛丘,容小弟敬各位一杯酒,算是接风洗尘。

    梁飞虎说完一饮而尽,除了大姐夫外,其他人都举杯感谢。

    “当今,各镇诸侯不听朝庭节制,割据一方,名为唐臣,实为唐贼!唉!只叹天不佑大唐哦!山东竟连年饥荒,波及中原大地,饿殍遍野。大唐西北有彪悍的沙陀族骑兵侵袭,而东南则有冲天军横冲直撞,你们说大唐能撑得到几时?”

    “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姐夫袁象仪一脸鄙夷,道大唐自建立来,遭受过多少次重大倾覆危机,但关键时候总会天纵英才来力挽狂澜于既倒,终究都化险为夷!别看叛军和逆贼现在猖狂,终将被消灭的!

    大家一听觉得有些在理,便不再多说;桑南斗见大家僵着,起身举杯敬酒大姐夫高见,在下听后受益匪浅!而现今世道不明,生存艰难,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杯酒我先干为敬,希望大家吃好喝好!

    正在此时,忽听街上一阵喧哗,数骑马蹄声奔驰而来,很快“咚咚咚”的敲门声急促地打在院门上,伴着一阵怒喝开门!开门!检查!

    屋里的人愕然:来者不善!

    大姐夫迈着方步不紧不慢地走出去,大家跟在后面慢悠悠的,任凭外面急不可耐的敲门和喊喝声。

    “谁这么不讲理呀!”大姐夫开门前责问一通,门一打开,只见七人,骑着高头大马、全副武装,气势汹汹,一看是官兵,领头兵爷喝问道:尔等好面生,是什么人?快快从实招来!

    “我们也不是罪犯,谈何从实招来?”大姐夫见惯了,毫不失体面地应道,同时从身上摸出令牌递给那兵爷要知我等什么人,先看这个,给……

    那兵爷顺手接过令牌,斜眼一瞥,又打量一番府内人等,没说多话,就把令牌还回;勒马带着其他人转身就走,只是放了一句话年关将近,陈州各县正与匪徒激战,我们宛丘城近来混进了一批盗贼,请各位注意防范!盗贼凶残,若发现了及时报官!

    “多谢兵爷提醒!兵爷不喝口茶了再走?”大姐夫高声回道,转头跟大家骄傲地说道你们看我们陈州地界的官兵还称职吧!

    大家也不再讨论未来了,也许是这二十多人里各有想法,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有一样是共同的,那就是祭母。

    符母坟墓位于黑狮山脚下,戌山辰向兼乾巽,庚酉方峰高、辰巽已养生水来朝,更得庚酉辛水来;生方草青又多山,旺方山多个个圆,龙虎射外有曜气,案山背后官星现,明堂宽大、敲鼓排列,向山高远得鄰...坐山、向山、案山、青龙白虎皆俱。

    符府虽已寒门,符母能埋葬在此灵气聚集的宝地,即使富贵人家也难寻得的风水宝地,全得益于符楚的结拜兄弟,儿女亲家袁敬初的功劳。

    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家虔诚地烧香磕头,七姐夫袁象先见符存既然箫笛在身,便提议道存弟给母亲大人吹奏一曲,以追思哀悼,让她老人家在九泉之下知我等这份孝心,岂不美哉?符存欣然同意,取出箫笛,缓缓吹起:

    古时明月…照…今人……

    转瞬间…

    今人…成古…人……

    吊祭幽梦…见…故人…

    梦幻里…

    今人…逢故…人……

    道是人生……梦一回…

    古人今人…月圆月…缺……

    故人今人…梦里梦…外……

    时匆匆……

    万物…生…奈何…又催…万物…枯…

    古人…难留名……故人…难入梦……

    奈何?奈何?

    符存倾情吹着箫,韵律高高低低、蜿蜒绵长;声细如藕丝、似断实连;声隆则如闷雷、声满箫管……吹者吹着惆怅,吹着思虑和叹息,通过箫声似乎在问苍茫天地,人生意义何在?又如之奈何?听者听入迷,七姐夫袁象先,倒也知音,情不自禁地随箫声哀叹感慨:古人和今人,与明月千万年亘古亘今;今人和故人虽阴阳遥隔,却常在梦里昙花一现;时啊!不舍昼夜地催生新事物,却又化万物灰飞烟灭!生而为人,乃匆匆过客哟!能留名的古人乃凤毛麟角,而芸芸众生注定在历史长河中:无烟无痕、销声匿迹!其生而意义何在?要成为今人、后人追忆的故人和古人,如之奈何?

    大家沉浸在沁人心脾而又无奈哀思箫声中,而宛丘街上隐隐传来嘈杂声,间隔着貌似“有强盗!捉贼呀!”的呼喊声……

    “情况有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