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了然 (第2/3页)
摆着的陷阱。
但梁安终究难以理解:
他以为凭借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对江卓这个人的情报线索,他已经足够了解这个手上沾染鲜血的人近乎苛刻的作风,但唯独有关张银胜的这种情况让他根本找不到一个确定的原因。
截止到现在,江卓唯一的弱点或许就是那段往事中衍生的后患。
江卓为什么能够独独放过他?就算可以作为猎捕后人的陷阱,张银胜这个人情报网络和不确定性也足以给他造成更大的麻烦。
单从利益上来讲,这绝不合理。
这个问题在四年前得到了一个缺乏证据的答案。
张银胜活在过去。
——这是宋荆拿性命换来的情报之一。梁安曾经近乎苛刻的找机会印证这个理论,将他派去远远观察张银胜的人都烦的够呛。
这也是他曾经能够第一时间理解李烈钧遭遇的缘由。
一个尚且理智、知道自己将要面临危险的人当然不可能停留在原地等待被人敲响房门的一天,但一个本就永远停留在原地的人可以。
二十六年前,江卓和梁自衍尚且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梁安也不过是一岁毫无知觉的婴儿。在这个时间点上,张银胜踉跄入狱,换来的是梁自衍彻底洗清了年轻时给自己,让江卓做了幕前的人。
六年前,张银胜离开监狱,梁自衍已死。这时的权力几经更迭,最终还是彻彻底底,落在了所谓傀儡一人的掌心。
对出狱的张银胜来说,世界已然是另一番模样。
而张银胜从未相信过梁自衍真的已经死亡。在他的印象中,江卓应当仍旧是那个幕前的傀儡,而有着无数策略的梁自衍必然躲藏在人群背后,在绝对黑暗的世界里掌握着无法匹敌的资源与力量。
只是她不知道。
时间静止般的流动让张银胜所熟知的一切都在眼前消逝。他永远不会认清事实,也因此难以造成威胁,成了另一位谋划者绝佳的棋。也许这在江卓看来是早就掌握了的把柄,但对梁安而言,却是教训。
血的教训告诉他,在一个明知道的陷阱面前,无论做出什么举动都要足够慎重。时隔四年,同时被暴露在警方和江卓眼中、曾经历无数阴谋却从中脱身的人,终于再次像真正的潘多拉魔盒一样被揭开。
原来,这就是他的真身。
目视着那个邋遢而无措、破碎的精神中又夹杂着敬畏与信息的中年人,梁安的脑海中猝然浮现过去的场景和一些只言片语。
“哦?所以你的意思是,哪怕我知道张银胜有问题,我也不能去找他。因为那个人已经注意到了他,可能会借此设下陷阱?”
二十三岁的梁安点了点头。
“你现在还不信任我,但还是来冒着风险直接提醒我。也就是说,我确实是深入到了不得了的地方了啊……”宋荆从兜里拿出一包烟,熟练的打开包装,抽出一根以后点燃,语气却没有分毫的变化,“既然这样,逃避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