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四十章 迷你大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百四十章 迷你大厂 (第3/3页)

行院线。

    而哥伦比亚,环球,和联艺三家,则被称为是三小,他们没有完成自有院线的垄断,拥有一些电影院但是不成规模。

    而之后电影业出现了派拉蒙反垄断案,垂直垄断被拆散。RKO雷电华倒闭破产,位置被迪士尼顶替,五大和三小没有了院线的区别,大家才统称八大电影制片厂。

    也是因为没有这些资产的拖累,所以在电视业大幅度侵袭电影的时代,反而是当年的三小中的哥伦比亚和环球,获得了创新的机会,成为了八十年代以来比较赚钱的公司。

    他们采取的,都是一种给导演艺术自由,但是牢牢掌握拍摄档期和预算不超标的做法。给予了导演完全的拍摄自由的联艺,反而最先倒闭,以至于被米高梅吞并。

    “这都是老的时代的标准了,在这些年里,也有很多电影公司进入了MPAA,比如1975年的大使影业(Avco Embassy),比如1980年的影路電影公司(Filmways)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还有德劳伦蒂斯影业,猎户座影业,他们都是在拍片量上升,开始拍摄大制作的时候,被吸收成为了MPAA的正式成员,以迷你大制片厂(Mini Major)的身份……

    之后其实米纳罕·格兰的加农炮影业有机会,要不是他这么快就破产了的话。这些中型制片厂来来去去,一旦他们拍摄大制作的能力消失,就不再对拥有MPAA的席位感兴趣了。

    现在留在MPAA内部,不是创始人身份的公司,就只有你熟悉的三星影业,和索尼影业,米拉麦克斯等少数几家了。”

    罗纳德明白了,这是瓦伦蒂在对他的一种介绍和询问。要想进入MPAA,那你就要每年拍摄足够数量的大制作。还要有明星出演,或者自己捧出明星来。

    否则,MPAA要承担的义务,对你来说就不划算。

    而且,进了MPAA,也分两个层次。那些大制片厂(Major),就天然在董事会拥有一个席位,从而对评级工作拥有投票权,不但对自己公司的电影有影响力,还对其他电影公司的电影评级能够施加影响。

    第二个层次,就是所谓的迷你大厂(Mini Major),有了这个身份,虽然不能进董事会,但是在自己公司送来评级的电影里,就有一定的话语权。别人也不太能欺负你,明目张胆地送给你一个较低的评级。

    “但是,如你所说,在MPAA最先创立阶段就加入的公司,是有董事会权力的。我如果完成对联艺的收购,也天然能够继承这个一个席位,对不对?”

    罗纳德不甘示弱。所谓的大厂,迷你大厂,其实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说有电影院线,自己拥有和控制的在东海岸的院线,和西海岸的高端院线,也是符合标准的。

    除非,他们修改了标准,现在要和媒体集团整合的公司,才能获得董事会的席位。

    但是这个新的行业变革,还在进行之中,像米高梅,索尼哥伦比亚这样的公司,都还没有搞成像迪士尼,派拉蒙维亚康姆,这样的综合性媒体集团,难道MPAA要剥夺他们的董事会席位吗?

    这显然也不可能,可见最终,杰克·瓦伦蒂的个人影响力,在这件事情上还是能起不少作用的。

    罗纳德当即暗示,对杰克·瓦伦蒂的要求,一定支持,他想当多久的MPAA主席,就当多久。别人不知道,我罗纳德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

    “其实,联艺已经不是第一次重新获得MPAA的创始人席位了……”杰克·瓦伦蒂满意地笑了一声,“他们在1956年,因为评级的争议,退出过MPAA,十年后的66年,才重新加入。当时的几家董事会成员,一致投票通过以后,才恢复了创始人席位。”

    罗纳德明白了,现有的董事会还要投票通过,全部同意才行。扳着手指头算了算,除了华纳兄弟,罗纳德和其余的几家大制片厂的CEO,或者董事长的关系都不错,看来还是能想办法的。

    在拿到全票通过之前,联艺就要先以迷你大厂的身份,恢复MPAA的席位,从米高梅/联艺的实体中独立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