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开港 (第2/3页)
官家信重!臣定不负圣恩,鞠躬尽瘁,助官家尽复汉唐故土!”
“正好,朕刚收到一份奏章,你看看。”
自延福第六位落成后,天子这些时日常驻此处,内侍省便将一应奏章送到这里,以便勤政的天子随时可以批阅。
童贯接过,打开就见的标题,落款是知登州事王师中。
王师中在奏章中,先是大篇幅的赞扬了被天子简拔于草莽的徐泽乃当世英才,不仅练兵得方,还治民有术。
称徐泽到任仅年余时间,便让荒港之罘焕发生机,如今已是巨商云集,货殖四海。
更难得是,徐巡检致力移风易俗,教化有功,登州皆闻“同舟社”“共建会”之名,百姓敦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如今,之罘港欣欣向荣,四方进财,正宜设置市舶司,着路分官亲管。
一则为国增收,不遗余财;二则建议提拔徐泽这个“治世之才”。
童贯暗叹,王师中这奸猾鬼,几个月不动,一动就弄出这么个滑不溜秋的主意,真是好算计啊!
其人明知徐泽如今圣眷正隆,暂时扳不倒,便先将其高高捧起,顺便在官家心中先埋下钉子。
所谓“同舟社”“共建会”,单独拿出来,其实不怎么犯忌讳。
毕竟,大宋边防州县,是鼓励百姓联村结社,以维持边地治安和防敌入寇的,但结合这个“治世之才”的评语,用心就很险恶了。
童贯忽然有些担心,自己一时冲动,促成此事,会不会玩得太大了?
万一徐泽顶不住,被王师中轻易收拾了,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北伐大计?
“官家,臣刚才就说了‘五德缺文’,此奏章,臣不敢评判。”
童贯决定以退为进,打算先探探天子的口风。
天子曰:“道夫不必疑虑,徐泽乃朕之朴臣,朕信得过,你只需说说在之罘湾置市舶司一事,是否可行?”
“臣以为,不妥。”
童贯见天子表情依旧,接着说:“一则,王师中有妄测圣意,夸大其词之嫌。之罘港荒废已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