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南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二章 南北 (第2/3页)

外而偏离航线。

    “岛上有多少人?以何为生?”

    “具体人数不清楚,听岛中立有寨,种棘木作藩篱,外围还有护城沟,有刀矟弓矢剑铍等兵器,以此推算,至少有千人。但岛上不通商贾,百姓除了打鱼,也耕种,只是技法非常落后,听还在刀耕火种,应该养不了太多人。”

    徐泽注意到王四这话中的疑点,澎湖列岛本就不大,孤悬海外,资源肯定相对匮乏,若农业上真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又如何有能力发展出刀矟弓矢剑铍这么丰富的武器技术?

    特别是刀矟,可不是青铜时代产物,必得钢铁锻造能力很强了,才具有实用,看来这个岛上,不仅是有土着人这么简单。

    “造船厂那边况怎样?”

    这才是徐泽交给王四的主要任务,明州有大宋最大的造船基地和众多技术精湛你造船工匠,是京东路不具备的条件。

    只要有好船,再加上有好大夫,即便没有台湾的消息,自己也可凭借脑子里的地图登岛,但要是没有好船,再多消息也白搭。

    “双桅多桨梁头阔二三丈的海船约三千贯,差不多大的无桨货用船价要少一半,但行远洋多有不便,三桅杆以上的远洋船,动辄四五千贯。而且,几个船厂的生意都很好,有钱也不一定能拿到船。”

    这个况徐泽早预料到了,任何时代,海军都是吞金兽,同舟社靠蜂窝煤和肥皂赚了不少钱,女直之行带回的特产变现后也有不少,应该也能买不少船,但账不能这么算。

    “船工的招募价钱怎样?”

    “招募要先给起发钱,白人十六千,梢工十千,招头、碇手六、水手三千;上船后,给米均定每人二升,给钱梢工百文,招头、碇手、水手均是六十文。”

    “远洋大船多则可乘五六百人,少则百余人,客船船人数与乘船人数约为一比四,战船桨橹多,转向也要更灵活,但船人数更多。”

    王四清楚徐泽的要求,所以没讲货船。

    李逵自上山后,真实现了自己“不用受官气,四季穿新衣,顿顿吃新米”的梦想,甚至能经常吃到,还有书读,如今也能识文断字,王四开始讲时,李逵还扳着指头算要花多少钱,听到一连串的数字后,直接放弃努力,瞄了眼旁边淡定如初的徐泽,心下暗叹,社首不愧是社首,真是做大事的。

    徐泽其实也有些痛,幸好自己手下的巡检司水师由朝廷供给,虽然肯定不能指望拿到全额,但有总比没有好,不然的话,南北同时布局,再多钱也遭不住啊。

    不过,这事也不能急,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