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搏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十五章 搏浪 (第2/3页)

此人带头给王上施压,使得战争最终功亏一篑的。

    王俣注意到吴延宠脸色变化,但他也毫无办法。

    高丽太祖王建本是松岳出的豪族,早年投泰封王弓裔的麾下,后来在其他豪族的支持下推翻了弓裔。

    王建登上了王位后,不得不对豪族势力妥协,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命都难出开城府周边。

    直到第四任高丽王光宗王昭即位,王权才初步安定,光宗目睹惠、定两朝由于豪族跋扈造成的政治不安局面,力图振作王权,但令他悲哀的是,整个高丽无论是在人力还是在制度的层面,可供国王利用的资源都非常有限,光宗不得不从外部寻找破局的资源。

    光宗的办法是采取“华化”政策,借中原王朝子之威、中华之制以革新高丽固有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从而达到打击豪族勋臣势力、加强王权的目的。

    中原此时正值后周世宗治下,两个有为之君各有所需,一拍即合,随后,高丽曾三次遣使后周,后周也派官员、士子帮助高丽改革,并在高丽成宗后,逐步形成定制。

    从那时起,大量后周以及其后大宋籍的官员便充斥高丽朝堂。

    所以,高丽持续百多年的“华化”和“土化”之争的根源乃是王权与豪族权力争夺,曷懒甸之战不仅是“国运”之战,也是王权与豪族权力之战,本就掺杂着借战争消耗豪族兵力巩固王权的动机在里面,一开始就做好了应对豪族反颇准备。

    可惜,谁都没料到势力微弱的女直人竟然有那么惊饶魄力和韧,由于迟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高丽王王俣最终没有顶住以崔弘嗣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反弹,此战之败真不赖前线咬牙坚持的将帅们。

    王俣转移话题,问:“大宋此时派出商队出行女直,究竟有何图谋?”

    “大宋通往女直的海陆通道均被辽朝和我国阻隔,我国好歹与大宋邦交正常,大宋若真有意派遣使节,最大的可能应是直接借道我国往返,这个商队来历蹊跷,臣以为是他们不可能是使团!”

    王俣一时没反应过来,道:“可女直人故意将他们送过来,就算是假的,也是真的了。”

    “王上,臣以为,女直人也不想坐实这个商队使团的份,不然的话,此时,女直人应当派出相应的使者,以解决曷懒甸遗留问题为借口,直接带他们来开京了。”

    难道女直人想借我们之手除掉宋朝商队?王俣没觉得女直人会有这么真。

    “太尉请接着讲”

    “当此辽朝即将大变,我国解决北部边陲问题的绝好时机,每多一分变数,都会影响我高丽北进大业。”

    “太尉之意,孤已知矣!”

    ……

    渤海海面,一艘高丽海船正向西追逐浪而行,离开梁山近三个月后,同舟社商队一行人踏上了“回家”的大船。

    几前,定州高丽驻军突然围住商队暂住的馆舍,宣布官府对这支非法入境不明商队的处理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