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朝堂 (第2/3页)
定在一起,由是,下诏责李譿欺君罔上之罪,作散官安置。
五月初七,又有知永嘉县虞防上表,言“朝廷昨行当十钱,最富国便民之良法也,所贵推行之得其人而已,前日异议之人,务快一日之私,上欺天听,改为当三,亦误国之一也。望特许兴复,以便上下”。
对这种把握不准风向就投机的奸猾臣子,官家都懒得细查,直接下诏将其除名勒停,送循州编管。
这几年,州县地方进献祥瑞的,又何止李譿、梁子野两人?
可以说天下州县,几乎争相进献,以至于玉芝产禁中殆无虚岁,凡殿宇、园苑及妃嫔位皆有之。
除了祥瑞,州县也屡献嘉禾。去年,便有知河南府邓洵武言“秋禾大稔,自双穗至十穗以上,嘉禾无双”,又有荣州奏粟一茎九穗,蔡州奏麦一茎两歧,或三五歧至八九亩近约十亩,远或连野。
一个比一个胆大,一个比一个更骇人闻听!
梁子野不过是追赶这趟风潮的众多臣子之一,甚至都算不上惹眼。
俞栗才高八斗,是崇宁五年(1106年)的状元,眼光是有的,其不言祥瑞嘉禾,而直指吏治士风积弊问题,也算言之有物,且有一定的政治头脑,知道不打搅官家的兴致。
只是行事还是过于刚直,前几年还曾因“勿和于时”,由殿中侍御史贬知襄州府,官家能召其回朝,授以御史中丞之重任,足见官家明见万里,用人上极有决断。
但,官家也有苦衷,自兴花石纲、修宫殿道馆始,朝堂上下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