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人心 (第2/3页)
正的乱世,就已经人心长草,是非道德就已经如此混乱,而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恰恰是从人心长草,道德混乱开始的。
康仁作威作福的时候为啥渔户敢怒却不言?
杨老实为何背负如此深的仇恨,也不愿随自己上山揭发仇人?
褚青明知道放任孙有德乱搞,最终会祸及自身,为何不愿放手一博?
是因为他们心思太重,不到最后时刻,他们还在期盼一个“神仙”、一个“救世主”、一个堂吉诃德般的傻瓜不计报酬地拯救他们,即便这个傻瓜——徐泽已经出现,并骑着老马向怪物发起冲锋时,杨老实之流也绝不会在胜负已决之前有所行动。
所以,昨日众人称徐泽为“大侠”,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是真的希望这个大侠能劫富济贫、除暴安良——至于他们这些“朴实善良”的百姓,啥也不用干,只需等着大侠杀富后再济他们的贫就行了!
如果大侠在行侠过程中不幸死于坏人之手,他们肯定是要偷偷地掉几滴眼泪,并私下传颂大侠的事迹的,但同时也不忘告诫自家子弟“看见没,大侠都是傻子,死了都没人收尸”!
不想做傻瓜大侠救世主,发动他们自己救自己行不行?
目前看,太难了,杨老实似乎是个例,其实不然。
想想两百年前的大唐何等霸气,即便是黄巢之乱后的百年混战和破坏,中原随便一个割据政权,也照样可以和北方游牧政权打的有来有回。现在,大宋富有四海,不敢惹立国更早、占地更广的辽国就不说了,连小小的西夏也要年年“岁赐”,以买平安,这何尝不是大宋自上至下的人心反映在国际交往上的结果?
救世难,救人心更难!
由此想来,原剧情中的那些“好汉”们虽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