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盛京夕祭 (第2/3页)
,则没有自己独立的宫殿居住了,他们都是数人挤在一起居住。
清宁宫又俗称为中宫,只东首一间大屋就占整个宫殿的四分之一,这里是黄台吉和哲哲居住之所,其内部又分作前后两间屋子,各有一个大炕。
而其余的四分之三地方则是祭神所用之处。
清宁宫的宫门开在东南角处,其南北各有两口很大的铁锅,一年到头都煮着猪肉,挨着大锅就是大炕了。
依照满人的风俗,神位在西面,坐人处则是南面为上,北面为下。
南炕上有一座鹿角圈椅是给清帝黄台吉准备的座椅,北炕上的鹿角圈椅则给皇后哲哲准备的,而靠西山墙的大炕是用来供神的地方,这里摆着各种祭神用的法物。
在山墙上,还有一块不是很大的木板,上面垂挂着黄绸制成的帷幔,名曰“神板”,其前边炕上设有一个带靠背的黑漆座椅,上面摆坐着两个穿有衣服的木偶——据说还是特意请来的蒙古神祗。
而在神板两侧的墙上还悬挂着一幅幅彩色画轴,有释迦牟尼像、文殊菩萨像、观世音像、七仙女像等等,就连枣红脸、眯着双眼的武帝关圣画像都赫然在列。
上面的这些神像画轴,在不祭祖的时候都是卷收起来装进黄漆木筒里,在墙上还挂着一支神箭,其箭头朝下,尾部挂着一缕练麻,另一边挂着盛神索的黄色高丽布袋。
就在清宁宫门外东南方不远处,还建有一个石座,每当遇到祭天的日子时,都会提前一天在上边竖起一丈三尺长的神杆,杆头上还有一个木斗。
今日不祭天,所以这处石座空立于此,上面并未竖立神杆!
…………
日落西山,只在屋脊边缘透射出道道金色彩霞光芒……
清宁宫里点着了许多的蜡烛,有些牛油烛甚至有棒槌那般粗细,外边更被涂成了红色,香烟与烛烟混合着灶下的木柴烟,以及自大肉锅中腾起的水蒸气混合在了一起,使得清宁宫中的气氛既矇眬、又庄严,更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夕祭的时间本应在日落之前开始,只是今日为着等黄台吉围猎归来,才延后了些许时辰。
大清国皇帝黄台吉面向西方对着神像跪拜行礼,接着轮到哲哲皇后对神像跪拜行礼,他们行过拜礼之后,便在大炕上的鹿角圈椅中坐了下来。
年仅五岁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也出现在了哲哲皇后的身畔,福临虽然是黄台吉的第九个儿子,可他却是永福宫庄妃所生,论身份之尊贵在诸皇子之中可是仅次于豪格的存在了。
这时,就看到司俎官领人抬着两口通体黝黑、没有一丝杂毛的黑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