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5章 钦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535章 钦犯 (第1/3页)

    太初皇帝在沈阳大正宫,召集留守文武大臣,商议朝政。

    刘堪今年刚满六岁,不能参与核心决策,依照惯例,朝政大事仍由慈圣太后金虞姬、东太后杨青儿垂帘听政。

    武定皇帝穷尽所有,终于将齐国打造成一架精密庞大的战争机器。

    早在太上皇禅位之初,内外权力的厘定便已十分清晰:

    遇有战事,太上皇统兵在外,号令天下兵马;内部民政管理,则交由两宫太后和顾命大臣处理。

    由于武定皇帝常年征战在外,所以,在刘堪亲政之前的十几年,帝国实际统治权,其实就落在以下几个势力之间。

    以金虞姬、杨青儿为首的后党集团;以孙传庭、杨通为首的酷吏集团;以马士英、侯询为首的文官集团;

    各股势力与军队盘根错节,至少在大清洗之前,各个兵团在朝中都有自己的代言人。

    不管是太上皇的脾性,还是帝国的极权性质,都不可能允许这种拉帮结派长期存在。

    考虑到大齐草创,百废待兴,所以迟迟没有对原先的政治结构进行调整,准确说是大清洗。

    ~~~~~

    沈阳,大正宫。

    小皇帝刘堪正襟危坐在宽大的龙椅上,俯视着一众文武大臣。

    司礼监大太监李菊英环顾四周,对眼前乌泱泱的人群道:

    “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按照惯例,文武百官沉默不语,等待小皇帝宣布退朝。毕竟眼前早朝基本属于礼仪性质,朝中大事,会由几位顾命大臣私下商议。

    就在李菊英准备上前搀扶小皇帝退下时,忽听大殿之上有人开口道:

    “户部主事缚百科,有要紧事禀告圣上。”

    正要打卡回家的大臣被这声叫喊惊住,纷纷朝这个莫名其妙闯出来搞事的户部主事望来。

    小小一个户部主事,正六品的小官,搁在平日,就是排在最后面的人物,哪里有说话的资格,也不知今天这唱的是哪出?

    刘堪毕竟只有六岁,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连忙回头望向他的两个母后。

    周围群臣窃窃私语,慈圣太后面有愠色,东太后沉声道:

    “陛下勿忧,且让他说。”

    小刘堪听了母后杨青儿的话,奶声奶气道:

    “准奏!”

    缚百科丝毫不顾周围同僚诧异的眼神,手持笏板快步上前,跪倒行礼道:

    “陛下,今年河南各州县春耕在即,而种子耕牛奇缺,连铁犁也是不足,河南巡抚多次派人来催促,不知司礼监有没有将奏折呈递陛下?”

    “大总管东方公公现和太上皇一起,事务繁杂,司礼监的事,缚主事找咱家便是。”

    李菊英竖起兰花指,不阴不阳。

    “河南春耕的事,前几日圣上便下旨让各府县去办了,缚主事莫非不知?今日来问,是何道理?”

    群臣传来一阵哂笑,一些人冷冷站在旁边不发一言,等着看好戏。

    “陛下明鉴,”缚百科一脸正色,手捧笏板,情绪忽然变得激动起来:“河南前年水灾,去年旱灾,又遭了瘟疫,各地官府遵照朝鲜命令,不许百姓随意出城,还给百姓发了宵禁的红牌子,今年天气转暖,春耕提前,要是这样,春耕如何进行?再说,各州府仓库那点粮食耕牛,根本不够百姓用啊。”

    刘堪瞪大眼睛盯着缚百科,金虞姬和杨青儿皱紧眉头,缚百科说的这些,不是没有道理。

    “还请陛下明示,户部该如何答复河南巡抚?”

    这位户部主事不依不饶,继续道:“陛下请示下,河南几百万农户等着春耕啊。”

    大正宫中如炸锅一般,文武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