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六十七) (第2/3页)
缓驶离市区,驶向坎儿井。
窗外,广袤的戈壁滩上,偶尔闪过几株顽强生长的骆驼刺,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坚韧。“阿越,你说坎儿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都是在书里看的,还没有亲身看过呢。”陈子瑜好奇地问道。
谭越笑着回答:“我也没见过,不过听说它是这里的生命之泉,等会儿亲眼看看就知道啦。”
到达坎儿井景区,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
眼前是纵横交错的地下暗渠,清澈的水流在其中潺潺流淌,水面倒映着洞口透进来的天光。陈子瑜兴奋地跑上前,蹲下身子,伸手轻轻触摸那清凉的水,“哇,好凉快!真不敢想象古人是怎么建造出这么伟大的工程的。”
谭越站在一旁,看着陈子瑜的模样,眼中满是宠溺,“这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创造的奇迹。”
他们跟着导游,听着关于坎儿井的历史和故事。
从它如何利用地势巧妙地引高山冰雪融水,到如何历经千年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细节都让两人惊叹不已。
在一处观景台上,谭越为陈子瑜拍照留念,背后是流淌不息的坎儿井,和陈子瑜灿烂的笑容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
离开坎儿井,他们前往吐蕃城博物馆。
博物馆里,古老的文物静静陈列在展柜中,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去。
陈子瑜在一幅古老的壁画前驻足良久,壁画上精美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虽然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阿越,你看这些壁画,好像能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谭越走到她身边,仔细端详着,“是啊,历史就像一部无声的电影,这些文物就是电影里的片段。”
在博物馆的民族文化展区,他们看到了维族精美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品,了解到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
陈子瑜拿起一件艾德莱斯绸制成的手帕,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花纹,“这花纹好漂亮,我想买回去做纪念。”
谭越点头,“好,我们把这份美好带回家。”
一天的旅行结束了,车子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驶向市区。
陈子瑜靠在谭越的肩膀上,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今天真的好开心,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学到了好多知识。”
谭越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创造更多的回忆。”
在车子的前行中,他们的爱情也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愈发深厚。
夕阳的余晖还未完全褪去,暮色就迫不及待地给吐蕃城的天空蒙上了一层薄纱。
谭越和陈子瑜手牵着手,漫步在街头,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西域风情,混合着烤羊肉的香气和瓜果的甜香,让人心醉神迷。
“听说吐蕃城的夜市热闹非凡,我们今晚去逛逛吧。”谭越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轻轻捏了捏陈子瑜的手。
陈子瑜笑着点头,眼中满是爱意:“好呀,我早就想感受一下这里的烟火气了。”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热闹的葡萄夜市。
五彩斑斓的灯光将夜市装点得如梦如幻,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欢笑声。
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谭越拉着陈子瑜,在一个烤羊肉串的摊位前停下。
“老板,来十串羊肉串!”谭越大声说道。
不一会儿,香气四溢的羊肉串就被端了上来,鲜嫩的羊肉在炭火的烤制下滋滋冒油,撒上一把孜然和辣椒面,香味瞬间弥漫开来。
“快尝尝,肯定特别好吃。”谭越拿起一串递给陈子瑜,自己也拿起一串,咬了一大口,满足地眯起了眼睛。
陈子瑜轻轻咬了一口,鲜嫩的羊肉在口中散开,麻辣鲜香的味道让她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羊肉串!”
他们一边吃着羊肉串,一边在夜市中穿梭。
突然,陈子瑜被一个卖手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