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7章 秋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607章 秋试 (第2/3页)

几年的政绩被调回了长安,这让他兴奋的一蹦多高,激动之情如澎湃江海,一连失眠了好几个晚上。

    九月。

    大部分地区都迎来了秋收之季,庄稼关乎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个乡野之间到处都可见忙碌的子民。

    尽管在劳作,可人们的脸上都带着喜悦之情,这两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收成自然是不错的,这是个值得老百姓们庆祝的时节。

    除了秋收,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乡试县试要开始了。

    因科举最终的大试是在三四月份,而通过轮轮会考批卷,这中间都需要时间,所以各地的会试都会提前。

    县试亦被称为秋试,于九月开始,考完之后,县里会在十月放榜。

    而通过县试的士子们,才有资格进入指定郡城,于十一月进行州试,十二月放榜。

    然后有两个多月的准备时间,赴京赶考。

    州试是个大门槛,在这里被筛掉的人如同过江之鲫,不仅是因为人数,更重要的是考题之难。

    为什么说是州试,因为并非单单一个郡,而是周边数郡之综合。

    与县试不同,州试可不是郡里说了算,而是皆由朝廷决议,在开考之前,考卷全都是密封的,就连会考之地的郡守都不会知道内容。

    大秦科举,是为国家取士、选拔人才,因而非常之严,没有真材实料,根本就去不了长安。

    而且在徇私舞弊上,没有任何情由可讲。

    考官贪赃枉法,无论是谁,立斩。

    若事严重,并夷三族。

    学子作弊,终身禁考,

    永不录用。

    严的不像话,所以,天下人都知道,科举之含金量。

    随阳郡,唐县。

    一个县里,并没有那么多的士子,所以有时候会结合周围几个县一起考。

    这次的秋试便是三县同考,会试地点被选在了唐县。

    至于考官,则是当地县令、一名朝廷委派的监御史、一名郡里的教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