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不轻松 (第2/3页)
。”
柳景辉眼神锐利的看了王传星一眼:“推理!不是!不讲证据!”
图侦大队长也意识到自己所言的排查,代表的巨大的工作量和侦查成本,以及需要背负的责任,不禁也打起了退堂鼓:“既然柳处都开始讲证据了,那咱们确实是应该再找找证据。”
柳景辉只觉得自己的腰围都要气大了,重复道:“推理,是在综合了各方的证据的情况下,给出的判断……排查足迹如何?”
柳景辉对江远掌握的技能也是极其熟悉了。
盗窃案最常用的证据就是两种,一种是指纹,一种就是足迹,对普通刑警来说,前者是最常用的,但对于高阶一点的盗窃案来说,足迹是大杀器。窃贼可以通过戴手套来规避指纹,总不能飘在空中进出民宅。
犯罪现场的足迹虽然又多有乱,且多有破坏,但归根结底,也就是几十个人的足迹,如果让江远一一辨认,再分别调查这几十人,不失为一条途径。
江远低头斜看了柳景辉一眼,道:“工厂的工人,身高、体重、年龄的跨度都不大,又从事相同的职业,穿的还都是工厂发的耐酸碱的工鞋,再加上重复踩踏,要将足迹和人分别对应,难度很大。”
“难度很大的意思是,能做,但费力?”柳景辉试图翻译。
“不仅如此。”江远道:“要一一比对,要有样本。”
柳景辉再次翻译:“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把在职员工的足迹都找过来分析对比,如果现场有非在职员工的足迹,那就可以判断为是嫌疑人。但是,如果要确定该嫌疑人的身份,还得有足迹做对比,那就得派刑警,把离职员工都找到,再取足迹……”
不用江远再说,柳景辉已是意识到其中的难点:“离职员工的数量大,也不一定还都留在本省,而且,罪犯很可能会刻意避开我们的调查……恩,如果是合谋的话,现场留下的足迹还可能是完全不在视线内的案犯所留。”
最后一点最为致命,将足迹排查的可行性降低两个档次都不止。当然,也不是不能用就是了,如果完全没有其他线索的话,这个方案也能勉强试一下。
百分百得到答案的调查方向,可比百分百空手接白刃还难。
“我再想想……”柳景辉进入了自我革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