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真相大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章:真相大白 (第3/3页)

意便成了最终定局。

    西苑君臣议事结束了,赵文华之所以能在当朝圣眷颇隆的魏国公参劾之下安然无恙,不是因为赵文华代天子祭海有功,也不是因为赵文华多么受宠,而是因为内阁首辅严嵩多年逢迎圣心的关系。

    大明王朝到了嘉靖这一代,前期还能励精图治,创下了‘大明中兴’煌煌盛世。而到了后期,随着嘉靖帝私欲爆棚,开始逐渐疏于朝政,虽然也能控制朝局发展,但王朝灾祸横生、外敌入侵愈烈、百业调弊难为……桩桩件件都需要钱粮支撑,加之嘉靖炼丹修道耗费巨大,此时非需要一个‘治世能臣’收拾残局不可。

    俗话说:乱世须用猛药。

    当然,这个能臣也必须是个猛人,否则不可能完成任务。徐阶、高拱等之流是忠臣,但自诩清流的他们肯定不会施重典治世,更不能为嘉靖带来额外的效益收支,算不上能臣。而严嵩不一样,同为读书人,在朝为官多年,他早就看穿了朝局,揣摩透了嘉靖的脾性,若想赢得老大的欢心,就必须满足他的私欲。

    因此,二十余年首辅生涯,严嵩施重典治乱世,任用无数循吏,不计后果拆东墙补西墙,补了一个又一个窟窿,虽不乏多行奸佞恶事,但总得来说,大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也算能勉强支撑。尤其是满足了嘉靖帝对钱财的渴望,算是两者兼顾,此举也更加赢得嘉靖的信任。

    说严嵩是奸臣,没错,残害忠良大逆不道的事他做的多了;说他是忠臣,也没错,东南抗倭果断启用胡宗宪扭转大局,也是他能识人用人。

    可以说,只要嘉靖在,严嵩就倒不了;嘉靖离不开严嵩,严嵩更离不开嘉靖。

    像赵文华诬陷忠臣这件事,在私欲得到极大满足情况下的嘉靖看来,根本不值得一提,轻轻责骂一句严嵩,点拨一下也就行了,没必要深入追究,若不然,南倭北靼的钱粮何以支撑?尤其是,羽化升仙的后勤保障工作谁来做?靠徐阶之流,想都别想。

    或许饮鸩止渴式的重典治乱世做法被世人诟病,或许严嵩内心也常常自责,但谁让他碰上这么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奇葩帝王呢?千秋百年后,是功是过,已无暇考虑了,任由后人评论吧!

    所以,赵文华的小命其实是严嵩拿沾满了血腥的面子换来的。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