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七章 起东山施恩放牢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七章 起东山施恩放牢囚 (第3/3页)

那帮山贼就称之为大殿。

    叶清玄进屋里只看了一眼,就确定下来,迄今为止,给这个场所起的名字,是这伙山贼做的唯一让他认可一件事。

    大殿中已经做了些布置,正堂北面台阶上摆着一把椅子,上面描金镀银,充满了土豪的味道,和山下牌坊上的金字如出一辙。台阶下左右两边各摆着数把小一些的椅子。整体上仍然是山寨聚义厅的格局。

    叶清玄按大家要求端坐在正中第一把交椅子上,随着他来的两个兄弟笔直地站在身后。这样一来,平白就多了许多庄重肃穆的气氛。

    只过了一会儿,前去接收人员的王立峰最先回来,叶清玄就让他坐在旁边,和自己一起等待。然后刘潇然带着一众兄弟将被关在牢中的人分别送了过来。

    第一批过来的,是牢中的肉票。经过仔细盘问并确认之后,叶清玄当场将他们放走了。并明确告诉这些人,原本近妖山的山贼已经全部被歼灭,这山寨已经换了主人,以后再不会做伤天害理之事。这些人或千恩万谢、或居高临下地去了。

    这些天叶清玄对人心的复杂程度多有感触,也不以为意。反正本来放人也不是为了求得什么回报,早点放回去还能省点粮食。

    第二批送来的,是被抓的青壮。这些人刚进来时吓了叶清玄一大跳,居然有三十多人,呼啦啦一群。据刘潇然介绍,这些人都是因为看不惯近妖山山贼所为,才抵死也不愿意加入的。从侧面可见这些人本性善良,并非恶人。

    对他们就要讲些技巧了。叶清玄亲自宣讲了剑峪关的宗旨和政策。这是他刚刚想到的名字,取自外面疑似被剖开的山峰和雄伟的要塞外型。

    所谓政策实际上就是讲一下待遇,即每月发多少钱粮,还有每人可分配定额土地等相关说明。还讲了一下具体的要求,无非是不得偷盗、不得欺压若小、不得抢夺财物等一系列纪律。

    然后由他们自己选择,愿意留下的去登记,不愿意留下的发给盘缠放其回家。

    实际上,这三十多人差不多都是孤身一人的。也正因为没有牵挂,近妖山原来的头领没什么可要挟他们的,才由得他们暂时不入伙。但再过一段时间,仍然坚持不入的,恐怕下场只有一个,就是死!毕竟前面因为坚守不作恶原则而被杀的已不知凡己,也不差他们这些个了。

    因为出去了也无家可归,又见新当家所讲政策也确实没有欺压百姓的作为,新队伍中的人看上去也面善得很,当场就有十几个就表示愿意留下。剩下的表明离去的意愿后,叶清玄让人叫来毕道权,分发银两,当场打发他们下山去了。

    起初这些人还有些犹疑,边往寨外走边频频回头,生怕后面有人放冷箭射他们。直到他们离开寨门,也不见动静;进了外面城墙门洞,还是没有人阻拦;直至出了大城门,也只见城墙上人影晃动,却是巡逻站岗的人,不是来追赶他们的,才都放心地离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