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章 一饭恩道士出狂语 (第2/3页)
始不几年,两位老人还不到四十岁,就琢磨着干点副业。
于是,两人拿出省吃俭用的积蓄,又借了一些钱,买了全村第一台四轮拖拉机,然后当年又买了玉米脱粒机、铡草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就给村里人打玉米、铡草。
因为几乎没有竞争,父亲为人又不计较,活儿还不少。但到底还是眼光有限,还不等把成本赚回来,又借钱买了磨米机、磨面机等一堆设备。
结果,因为村里买同类设备的人迅速增加,找干活的人越来越少,家里开始赔钱。有些钱借的时候是带利息的,一旦赔钱,就是雪上加霜,想要还清谈何容易啊!
为了还这些“带腿儿”的外债,父亲母亲艰苦努力了十多年,直到前年,才算还清了所的债务。但哪怕在最难的时候,父母也坚持让叶清玄读书,不许他缀学。
父母的坚持,是他的动力,也是让他心痛的地方。就是那些年的经历,让风华正茂的父母,操劳成现在苍老憔悴的样子。他们,也才五十岁啊,已经满头白发了……
叶清玄的眼前,似乎看见夕阳下,那个站在村口等他放学的身影。还有那个自己已经走了很远,仍然忘着自己背影不肯回去的身影……
沉浸在回忆中的叶清玄醒一会儿、睡一会儿,就这样到天亮。
上午九点一刻,龙向一父亲请来的专家终于到了。这是一位看上去已经六十多岁的老大夫,慈眉善目,很有亲和力。一大早上颠簸几百公里路,老人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之色。
下了车,老专家拒绝了让他休息一下的劝说,直接来到病房。县医院的院长听说北方师大附属二院的老专家到来,带着几位主任医师前来接待和陪同。
老专家顺便领着县里的这些权威进行了一下会诊。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检查、研究、判断,认为确是中风。老专家的诊断与县医院的诊断差别不大,差别在于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并要求县医院严格按方案实施治疗,然后回家要静养。
会诊之后,没顾得上吃午饭,老专家又匆匆赶回省城,那里还有一台手术等着他。
临行前,叶清玄和县医院曾分别想给一些出诊费,老专家都拒绝了。这种高风亮节的敬业精神,让大家好一顿佩服。
忙乱了一早上,这边县医院开始按老专家的方案重新给叶大娘用药。叶清玄让火灵儿和叶根守在医院,自己带着龙向一和安北再次来到县公安局。
几人到门口不久,一辆越野车来到公安局门前。门卫看了一眼牌照,立即升起了门口的栏杆,但是车就停在门口,没有进去。
一个三十岁出头、留着平头、戴着眼镜的精干男人跳下车,四处张望了一下,就奔叶清玄他们几个人跑过来。
跑到跟前,来人自我介绍,称自己是县委书记的秘书。然后看了几人一眼,问:“请问哪位是龙向一同学?书记自己有些事不太方便过来,让我过来协助你们处理一些事情!”
难怪能当县委书记的秘书,话说得很有水平,既放低了姿态,又维护了自己领导的面子。
龙向一向前一步,确认了自己的身份。秘书向几人,主要是向龙向一了解了一下事情经过。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就站在门口给公安局的领导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院里就出来了几个穿警服的人,书记秘书也没有给他们介绍叶清玄几个人,直接嘀嘀咕咕地说了一会儿,几个人连连点头,然后就回去了。
然后这个秘书又走过来,让叶清玄他们上车,跟着他们去镇里,当然说话的时候主要是对着龙向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