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章 世情难意外怒被诬 (第3/3页)
。
叶清玄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论述了他的这一观点。
他认为,法律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工具,统治阶级利用法律这一武器,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进而维护统治地位的目的。至于其间所谓的维护公平,实际上是统治阶级为了达到长期攫取利益的目的,避免社会不稳定的无奈做法。和割韭菜的道理是一样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以不足奉有余”,残缺卷里这句话,很是符合叶清玄的观点,以致于他怀疑自己坚持修炼这功法实际上是因为这句话。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无论什么样的法律体系下,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实质上的特权阶级,区别在于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除非到了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那一天,而那时,阶级已经不存在了。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区别于其他法律体系的优势在于,我们法律体系的建立是在集体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在法律思想上把以人为本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最坚强保障。
叶清玄考虑再三,没有用“社会进步”这个词,而是用了“社会发展”。意思是社会不过是在延续,孰优孰劣,只是相对而言,但无论何时,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都会伴随始终。
归结起来,就是这样一条线:有阶级,所以有不公;有不公,所以有对立;有对立,所以有矛盾;有矛盾,所以有斗争;有斗争,所以有变革;有变革,所以有发展。
这就像是一条有头无尾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过紧,都会断链,那么就有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是大的革命。而法律在这个链条中的作用,就是在各个环节中,进行缓冲,避免链条断裂,从而达到统治阶级持续统治的目的。
叶清玄的论文论述很严谨。导师在指导检查的时候,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的论文立论角度很新,很尖锐,论述也很有力,甚至说这是他指导过的学生里,不可多得的好论文。
叶清玄绝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他自己对这篇论文也很有信心,甚至已经打算好,等答辩一结束,就投到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去发表。
正是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叶清玄不像其他许多同学那样紧张。
论文答辩在综合楼的三楼进行。
火灵儿和同寝室的三个人都已经结束,老师给的评价都比较高。
前面的同学进去已经好一会儿了。马上轮到自己,叶清玄有些兴奋。这么多年来,每次面临考试、竞赛,他几乎都会这样。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只有这种纯粹的考试,才能展示出自己的优秀,才能缓和他心里滋生的自卑。
“下一个,叶清玄!”
终于叫到了自己!叶清玄深吸了一口气,走进考场。
对面坐着七位老师,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叶清玄的导师也在。叶清玄向几位老师问好,然后坐下。
“叶清玄同学,你的论文题目是《法律体系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么?”坐中间那位主考老师严肃地问。那是主考官。
“是的,老师。”
“你知道,我们这次用来答辩的论文,要求必须是原创的。可是,你这篇明显的是在抄袭别人的观点,甚至,有很多句子都一模一样!”
主考老师的话,让叶清玄稍一愣神,然后如遭雷击,只觉得有东西直冲顶门,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