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一回:不亲切的重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三十一回:不亲切的重逢 (第2/3页)

为难我,反而对我还很好。”

    “你是有什么对加害者的特殊情结吗?”

    “啊?”

    梧惠没听明白。莫惟明用古怪的眼神上下打脸她。

    “看得出你确实没受到什么虐待就是了。”

    “你什么意思?”

    梧惠又要跟莫惟明干架了。曲罗生从后面拦着她,感觉自己抓着一只腿脚乱蹬的小羊。他微笑着劝说:“您这几日没有运动消耗,有体重上的变化也是情有可原。但您放心,只比之前重了一点四公斤罢了,从外表上并不明显……”

    “到底是谁害的!”她矛头一转。

    “我知道你们想干什么。我之前还在担心——算了,随你们了。我说什么都是没用的。你们谁也不会听我的。随便吧!”

    “你每句话都会成为我们重要的参考……”

    “滚。”

    收拾完所有东西,他们便准备下楼了。九方泽一直在门外等着。他与梧惠碰面时,两人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莫惟明全当他们在自己醒来前已经见过。

    按照曲罗生的说法,一共会有九辆车前往父亲的园区。这次,每辆车上只会配备五到六人,因为各自还有背包和设备,也可能需要带走从园区采集的样本。

    每个队伍有一到两人,是从“偷渡者”中选拔,或本就达成协议以偷渡者身份而来的民间佣兵。另有一人,来自长期与殷社合作的安保集团,可以理解为某种长期雇佣关系的“镖师”。他们大多是退伍军人,或专业的探险家、医生。他们对危险环境有敏锐的直觉,但并不配备热兵器。

    剩下二至三人,是持有枪械,甚至其他杀伤性热武器的殷社的人。他们也有着过人的身体素质,并且掌握着过往的探索资料。他们中,至少一人是研究者,至少一人曾参与过园区的调查,有过实地经验。两人的身份可能重叠。他们未必是队长,但在极端情况下,队员需要相信他们的决断,优先遵循他们的指令。

    至于什么是极端情况,并没有谁明说。每个队伍里,除外来人员外,殷社与雇佣的专家中必须有掌握应急处理能力的人。二人被分在一个六人小队中,除莫惟明外还有一位拥有军医履历的人。

    两人有点庆幸没有更多“偷渡者”介入,他们担心不必要的关注。曲罗生说,他们的同行者们不会过多干涉他们的行动——除非有明显的危险。

    规则操作起来总是灵活的,谁知道那些眼睛是不是跟焊死在自己身上一样。但无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莫惟明会找到机会自己调查的。

    他们各自坐上了车。莫惟明目送梧惠随曲罗生上了另外的车,九爷就在副驾驶上。那辆车上几乎都是殷社的人,没有外来者。从外观上看,它也与其他车没有区别,不知道是否有故意让天璇卿混淆在车队里的意思。

    莫惟明和九方泽所在的车厢内,一共有六人。除去他们二位外,有那名已经退役的中年军医。他面目周正,眉宇间有种军人特有的庄严肃穆。一位独眼的女人,也不属于殷社,很健谈。她被特批持有一支冲锋枪,并声称自己是两倍视力集于一眼的神枪手。她说,自己和殷社合作两三年了,但是第一次出入这里。

    另一位男性,属于殷社。殷社的人很好认,他们的胸前用别针固定了一块红色的布,就像在绯夜湾,不论男女胸前的口袋都塞着红丝巾。这个男人武装从头发到脚趾头,像个罐头。他不善言谈,始终保持沉默。

    还有个短发的女人,是他们的队长。她的脖颈处有一道骇人的长疤。她穿得很少,相对于热带的冬天也过于清凉。那身可怕的肌肉,九方泽估摸着能一次捏死三个莫惟明。但他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计量单位本身。

    莫惟明的视线落在队长身边的衣服堆上。曲罗生说过,每个队长都有一左一右两个红色的袖标。袖标表面有特殊涂层,只要有一点点微弱的光源,就能较为醒目地彰显存在。但材料不吸光,这是为了避免某些麻烦。

    是什么麻烦,他又没有说。

    “干什么?”队长抬眼盯着他,顺手给手枪装上弹夹,“我讨厌热。探索的时候,我会穿上的。”

    莫惟明连连点头,视线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